AASLD 2025丨曾庆磊教授:强化“铺垫-冲击”策略,TMF联合干扰素为慢乙肝临床治愈提供有力武器

慢乙肝(CHB)的临床治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2025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庆磊教授团队在此类人群中开展的临床治愈相关研究结果重磅发布。

综述 |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价值探析

本文旨在探讨MDT模式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对于提升肝癌患者预后、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价值,并综述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今日分享】基于人群的幽门螺杆菌筛查与治疗策略用于胃癌预防:WHO-IARC 2025年胃癌工作组报告解读

本文对该报告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深度解读,并结合我国胃癌防控现状,探讨其对制定与实施符合我国国情、更具成本效益的本土化人群H. pylori筛查与治疗策略的借鉴意义。

CLIN MOL HEPATOL‌:消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全球策略与行动

随着全球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扩大,儿童HBsAg流行率显著下降,当前批准抗病毒治疗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NA有效减少疾病进展和HCC风险。

无需额外加用低分子肝素!JAMA子刊: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降脂,单用胰岛素仍是核心方案

本研究评估了低分子肝素联合胰岛素与单用胰岛素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并未优于单药治疗。

反复腹痛、腹泻、消瘦一年,以为是肠炎、胃病……医生一查:竟是‘肠子在攻击自己’!

34 岁李女士因反复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就诊,肠镜见回肠末端 “铺路石样” 改变及纵行溃疡,病理提示非干酪样肉芽肿,确诊克罗恩病。该病为慢性肠道炎症病,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需药物控制炎症、维持缓解。

2025 AASLD | 肝硬化治疗的最新热点与挑战

为助力广大读者精准捕捉会议的学术精髓,及时洞悉领域前沿动态,肝胆相照平台特别甄选会议摘要中的热点研究内容,本篇专题报道聚焦“肝硬化”这一关键领域,为广大同仁提供最新研究进展。

AASLD2025丨乙肝新药AHB-137随访24周结果公布:完全应答率从治疗结束时的超60%下降至27%

第76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 2025)于当地时间2025年11月7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期间披露了多项乙肝新药研究进展,肝霖君精选其中的重要进展与大家分享。

11.10 日晚19:00直播 2025消化领域线上教育项目

线上直播精彩不断,助力短肠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J Hepatol:HIV 感染者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临床管理

本综述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方法,整合了多个数据库和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旨在全面评估HIV感染者中HCC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及临床管理策略。

结直肠癌/高级别阑尾癌腹膜转移患者根治性术后,tumor-informed策略的ctDNA-MRD提前3个月预警复发

本研究证实,连续ctDNA评估作为强预后生物标志物,在接受根治性切除的CRC/HGA-PM患者复发监测中具有临床有效性,同时也为未来临床试验设计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新Nature Medicine!

该研究确立了“siRNA 降低抗原负荷+干扰素增强免疫”协同策略的临床价值,并开创“先疫苗筛选-再精准治愈”的个体化路径,为后续确证试验和乙肝功能性治愈指南提供关键依据。

韩国队列证实: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高炎饮食让肠上皮化生风险翻倍

本研究探讨饮食炎症指数与韩国农村成人胃癌前病变的关联,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显著增加肠上皮化生风险,且炎症性饮食可进一步增强该风险。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辐射诱导 SASP 介导肝细胞癌衰老调控,为放疗优化提供新靶点

这些发现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启示。虽然放射治疗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但残留的衰老细胞及其分泌表型可能通过创造促炎微环境而促进肿瘤复发。

明晚19:00直播 2025消化领域线上教育项目 | 线上直播精彩不断,助力短肠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线上直播精彩不断,助力短肠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Chin Med:石斛碱护肝机制新突破,激活Nrf2/PPARγ/SOD2通路,抑制细胞“坏死性凋亡”

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石斛碱通过Keap1–Nrf2–PPARγ–SOD2–mtROS–MLKL这一连贯信号轴,抑制肝细胞坏死性凋亡,缓解急性肝损伤。

AASLD 2025 | 谢青教授团队PROMOTE研究为ALT正常慢乙肝患者治疗指明方向

肝胆相照平台特邀谢教授及研究第一作者桂红莲教授、分中心屈莉红教授分享研究成果与心得体会,现整理如下。

临床研究|非肝硬化背景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分和相关临床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分析非肝硬化背景的HBV-ACLF患者1年的不同临床结局及其生化指标和预后评分28天内的不同轨迹变化,阐明指标动态变化与结局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指导临床制订精准化治疗策略。

AASLD2025丨非优势慢乙肝患者的疗效预测模型:识别早期优势应答者

该研究针对基线非优势的慢乙肝患者群体,创新性地构建了整合治疗早期动态指标的列线图模型,为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工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5版)》正式发布!刘骞教授深度解读“规范”与“个体化”如何并存

【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刘骞教授,深入剖析这些关键问题,为肠癌诊疗领域的发展提供深刻见解与有益思考。

两个胃癌病例:一个完全治愈,一个没坚持100天,还是个30岁的年轻妈妈

我国胃癌年新发病例约69万,85%确诊为进展期,5年存活率低。胃镜是早癌诊断金标准,56岁无症状者经其检出早癌后内镜下治愈,30岁产后女性延误检查致晚期离世,40岁以上及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

REV ESP ENFERM DIG:25 次发作创文献纪录!一例反复发作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管理与文献回顾

乙状结肠扭转的反复发作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EASL 2025热点速递: 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全面升级——从标准统一到精准干预的新探索

EASL 2025大会围绕ACLF的定义统一、发病机制、风险评估与干预手段等方面,发布了多项具有转化意义的重要研究,本文梳理会上ACLF研究的最新热点与未来方向,以飨读者。

特别关注|酒精性肝病增加脓毒症易感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就ALD致脓毒症易感性增加的机制进行综述,为相关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eGastroenterology:“别吃我”信号蛋白CD47: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免疫调控枢纽

本文系统梳理了CD47在肝脏与胃肠道疾病中的多重角色,涵盖了脂肪肝、炎症性肠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肝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