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吸烟悖论不存在!JACC发表研究称,“烟民心梗预后好”是因年轻和并发症少

吸烟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不断有研究发现存在“吸烟者悖论”现象,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吸烟与良好的短期预后相关,即吸烟可能产生保护作用。

JACC: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快

导言: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在动脉内膜面形成斑块,有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病变继续加重可出现钙化、粥样溃疡形成、血栓形成和斑块内出血等继发病变。尤其是后两种继发性病变易造成不良后果。

JACC:左心耳封堵术用于房颤安全吗?

在2项随机试验中,对左心耳封堵术(LAAO)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仍然有较多的不良事件发生。目前,关于LAAO的RCT研究仍然只有PROTECT-AF和PREVAIL两项,且涉及的封堵

JACC:移动设备管理房颤大有可为!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早期识别和抗凝治疗依从性差一直是房颤管理的主要问题。

JACC:接受PCI的高危糖尿病患者采用替卡格雷治疗加或不加阿司匹林疗效比较

与替卡格雷加阿司匹林相比,替卡格雷单药治疗降低临床相关出血风险而不增加缺血性事件的功效在接受PCI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是一致的。

JACC: 吃阿托伐他汀6年,可预防20%中风/TIA患者复发!SPARCL研究最新分析

近日,ACC2020/WCC上发布的SPARCL研究最新分析发现,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坚持服用阿托伐他汀有好处,差不多6年期间每100人可避免20例血管事件。

JACC:三级医院仅41.2%急性冠心病患者半年“坏胆固醇”达标!霍勇等ACC’20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等在ACC报告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对于我国三级医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访6个月时“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仅为41.2%

JACC: 观察性研究PK随机对照研究, 达比加群观察性数据显示安全性更优

如果说,牧草出生的华法林开启了房颤抗凝1.0时代,新型口服抗凝药打开了房颤抗凝的2.0时代,那么达比加群的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的问世则迈入了抗凝3.0时代。

JACC: 首次马拉松训练好处居然这么多!附训练方法

衰老会增加主动脉硬化,甚至在健康个体中也有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有监督的训练计划可以降低主动脉硬化程度,但很难轻易推广。

JACC:接受TAVR低流量、低梯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二尖瓣返流

这项研究旨在确定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低流量、低梯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LFLG-AS)二尖瓣返流(MR)的发生率、临床影响和随时间的变化。

JACC:橄榄油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由此可见,较高的橄榄油摄入量与较低的冠心病和总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用橄榄油代替人造奶油、黄油、蛋黄酱和乳制品脂肪可以降低患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JACC:紫杉醇涂层球囊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远期死亡率

药物涂层球囊(DCBs)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公认的治疗策略,目前正在对未经支架植入的病变进行临床研究。最近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股浅动脉内使用紫杉醇涂层装置会增加死亡风险。本分析的目的是从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评估紫杉醇涂层球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存活率。本研究纳入分析了来自26个RCTs的4590名患者,在随访6-12个月期间,DCB组和非DCB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随访2年的死

JACC:年轻心梗患者远期死亡率的研究

2型心梗和心肌损伤会增加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然而对长期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年轻1型心梗、2型心梗或心肌损伤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本研究纳入分析了3829名年龄≤50岁的患者(平均年龄44岁,女性占30%),其中55%为1型心梗,32%为2型心梗,13%为心肌损伤。经过平均10.2年时间的随访,心肌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2型心梗。与1型心梗相比,2型心梗与更高的全因和心血管死亡

JACC:睡眠不规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睡眠规律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本研究纳入分析了MESA临床研究中的1992名无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接受了7天睡眠检测的参与者,经过平均4.9年时间的随访,有111名参与者发展为心血管疾病,多变量分析调整后的心血管风险比在睡眠时间SD≤60min、61-90min、91-120min和>120min患者中分别为1、1.09、1.59和2.14。同样地,与睡眠时间SD≤30min的参与

JACC:规律睡眠应是健康生活方式指标

近日,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表了一项随访5年的研究:对于中老年人,如果睡眠不规律,患心血管疾病加倍!

JACC:先进行球囊瓣膜成形术与直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的比较

使用新一代球囊扩张瓣膜不先进行BAV而直接行TAVR并不逊于使用BAV的传统方法,但没有程序上的简化。

JACC:携带起搏器或除颤器导线患者的TTVI结局

TTVI在选定的携带CIED导线患者中是可行的,短期手术成功率和短期临床结局与没有三尖瓣导线的患者相当。

【盘点】JACC3月第一期研究一览

1. 携带FBN1致病性变异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风险研究DOI: 10.1016/j.jacc.2019.12.043http://www.onlinejacc.org/content/75/8?current-issue=y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风险尚未评估,FBN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也未被证实。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Marfan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风险,以及FBN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与主动脉根部直径

JACC:携带FBN1致病性变异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风险研究

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风险尚未评估,FBN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也未被证实。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Marfan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风险,以及FBN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与主动脉根部直径的相关性。本研究纳入分析了包含FBN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的954名患者(女性占54%,平均年龄23岁),在长达9.1年时间的随访期间,142名患者接受了预防性的主动脉根部手术,5名患有A型主动脉夹层,12名死亡。当主动脉根部直径&

JACC:复发心梗的造血和免疫反应远小于第一次心梗

反复心梗在冠心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且与死亡率增高相关。骨髓祖细胞的长期重编程发生在对炎症刺激的反应中,且会在机体对继发性炎症反应后发生改变。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反复心梗对骨髓刺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以在同一只小鼠进行连续2次模型不同左室区域心梗的手术方法,通过结扎左回旋动脉,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复发心肌梗死。第一次心肌梗死通过循环信号诱导骨髓的"记忆",降低骨髓巨噬细胞造血维

JACC:SURTAVI试验确认贝叶斯分析的2年完整结果

SURTAVI试验对所有手术中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了全面分析,证实了此前中期贝叶斯分析确定的TAVR在全因死亡率或致残性卒中方面并不劣于外科手术。

JACC:国内学者揭示年龄-性别在血管硬化中的交互作用

动脉硬化是血管老化过程的中心环节。传统上,血管研究主要集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上,而动脉僵硬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面临心血管疾病高负担的中国人群动脉硬化的终生轨迹,尤其是年龄-性别的相互作用和潜在的决定因素。本研究纳入分析了80415名检测过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正常人群,结果表明年龄相关的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性别差异,从青春期到58岁的男性血管硬化程度更高,而此后的女性

JACC:生物瓣膜血栓形成患者远期的抗凝预后研究

在生物瓣膜血栓形成(BPVT)的早期预防和治疗中,抗凝是有效的,但BPVT后的长期疗效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接受抗凝治疗的BPVT患者的远期预后。本研究纳入分析了83名因疑似BPVT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57±18岁,男性占54%),并与166名匹配对照进行对比分析。有62名患者在抗凝治疗后的3个月内心超结果转为正常,21名患者对华法林无反应。经过平均34个月时间的随访,病例组和对

【盘点】JACC2月第四期研究一览

1.长期暴露于PM2.5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DOI: 10.1016/j.jacc.2019.12.031http://www.onlinejacc.org/content/75/7长期接触细颗粒物(PM2.5)对心血管疾病(CVDs)的影响,在中国和其他同样高水平的国家中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中国PM2.5对CVD发生的长期影响。本研究纳入分析了China-PAR临床研究中的11

JACC:肠道菌群代谢物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密切相关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三甲胺氮氧化物(TMAO)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TMAO长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10年的血浆TMAO变化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在基线水平纳入了760名健康女性,血浆TMAO分别在第一次(1989-1990)和第二次(2000-2002)采血时检测,结果发现尽管基础TMAO水平各异,但是10年的TAMO增加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增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