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美年健康 2024 蓝皮书》分析超千万人体检数据,肺磨玻璃结节标化检出率 13.7%,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上升,华北检出率最高。部分结节需随访,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近期甲型 pN2 流感成主流(占比 95%),症状猛、易致 “白肺” 等重症。需区分普通感冒,把握 48 小时黄金治疗期用抗病毒药,优先接种疫苗、做好防护,高危人群更需重点防范。
69岁女性1A3期EGFR突变肺癌术后,医生结合影像、病理(含高危因素)及APPOINT研究,提出“真伪早期”概念与评分标准,建议据MRD或评分定是否辅助靶向,同时给出小结节随访方案。
这篇题为《成人重症患者胸部电阻抗断层成像用于肺通气和灌注评估的循证国际专家共识》的研究,由RECCS组织,通过系统综述和德尔菲法,首次形成了胸部电阻抗断层成像在成人心肺监护中应用的循证推荐共识。
患者 3 年肺磨玻璃结节随访,右上叶(A)、右下叶(B)病灶考虑肿瘤范畴,B 因近肺门、血管增粗,为避免后续需肺段切除,医生建议手术,术后病理 A 为微浸润腺癌、B 为原位癌,印证积极决策合理。
胸部创伤致美国20%-25%创伤死亡,多源于车祸,常合并其他损伤,可引发肺挫伤等病症。多数经观察或小手术治疗,12%-15%需开胸,通气以保护性策略为主,NPPV可降插管率,需高PEEP时选IPPV。
26 岁男性肺结节随访 4 年,2022 年似肿瘤范畴,2024 年无明显变化,2025 年密度略淡,不符合肿瘤发展规律,倾向良性,建议 9-12 个月随访。
忽冷天气致流感、鼻病毒等多病原体“混战”,校园成聚集性疫情高发地。甲流以H3N2为优势毒株,重症风险升;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各有侧重人群与症状,多无特效药,疫苗接种与对症护理、科学防护为应对关键。
本期「专家组稿」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毅教授、刘宝东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元博医生共同解读《磁导航支气管镜在肺结节活检、定位及治疗中的应用》,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11月1号限时开启!梅斯全系年卡年度最低价已就位,助你用一次聚餐的费用,投资整年的职业成长。
秋冬流感高发期临近,多地流感病例上升。低温通过损伤呼吸道黏膜、挤占免疫能量、增强病毒活性致感染风险升,H3N2 致病性强于 H1N1,需做好环境防护、疫苗接种及高危人群针对性防护,早用抗病毒药。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全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较前几周增加数倍,流感病例呈上升趋势,且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
本研究在大规模社区人群中证实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肺结节多为低危,焦虑危害更大。15 项研究显示,≤2cm 且 CTR≤0.25 的磨玻璃结节随访安全、预后佳,亚肺叶切除即可,部分情况随访优于手术,高分化腺癌生存率高,无需过度焦虑。
接受三树混合或纯桦树舌下免疫疗法的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药物使用显著减少,哮喘药物使用也降低;三树混合疗法能显著降低新发哮喘风险,而纯桦树疗法在此方面效果不显著。
近期流感高发,甲流占比超 95%,主流毒株为甲型 H3N2(公众免疫力低),症状分 7 天阶段,与普通感冒差异大。可用奥司他韦等三类药,48 小时内用药佳,疫苗接种及日常防护是关键预防手段。
60 岁女性右肺上叶腺癌术后,双肺仍有多发结节,国内知名医院意见不一。结合影像,左肺尖等结节多为低风险纯磨玻璃结节,对比三年无显著进展,故倾向 9-12 个月随访,而非急于手术。
气管插管后易因忽视深度细节致风险,23/21 法则及听诊判断存在缺陷。身高是 ETT 深度关键决定因素,多个公式可预测,基于身高的策略操作简单、可统一实施,还能同步确定安全潮气量,提升插管后安全性 。
针对肺多发磨玻璃结节诊疗,研究证实 CT 随访与手术 10 年生存无差异。结合病例,主病灶考虑微浸润性腺癌需手术,次病灶因低风险,选择仅切除主病灶更符合 “最小代价解决主要问题” 原则 。
甲型流感高发季儿童热性惊厥增多,该病多发于 6 月 - 5 岁儿童,体温≥38℃时发作,分单纯性与复杂性,需科学急救(如侧卧防窒息),可通过药物及中西医结合预防,正确应对能降低危害。
在这项研究中,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胡东教授团队强调了PRDX4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矽肺相关纤维化的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54岁女性右肺下叶结节随访5年,2025年影像示磨玻璃密度伴小空泡/细支气管扩张,瘤肺边界欠清、无明显收缩力,对比2022-2024年无显著进展,医生认为更倾向慢性炎伴纤维增生,建议9个月后复查。
某患者右肺下叶混合密度磨玻璃病灶(2019 年发现),伴空泡 / 支气管扩张,2022-2025 年随访无明显进展,医生认为更倾向支气管扩张伴慢性炎等良性病变,建议年度复查,暂不干预。
2025 年第 42 周我国流感以甲型 H3N2 为绝对主流,因公众免疫力低致感染风险升,儿童等易重症。其症状重、传染性强,需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每年接种疫苗是关键防线。
43岁男性有左肺微浸润性腺癌手术史,随访9年的右肺尖0.6mm淡磨玻璃结节风险低,新发现的右肺下叶5×3.5mm磨玻璃结节也多为良性或早期肿瘤,医生建议年度随访,反对过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