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各位同仁,是否曾在病房为快速评估病情而翻阅资料?是否曾为计算药量、评估风险而暂停脚步?我们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 「临床评分系统与核心计算公式」实用合集,包含了早期预警金标准、通用评估工具等内容。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扩展并深化这一领域的探索,通过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余年32 627 例接受胸部CT 体检与7-AABs检测的肺结节患者真实世界数据。
本研究对肺结节/早期肺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表征,并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最新动态,为肺结节/早期肺癌预测模型领域提供整体研究的宏观概括和热点概览。
本系统评价旨在全面分析呼出气体VOCs对CF的诊断价值。
电子鼻联合机器学习不仅具备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潜力,亦可为肺结节中医客观化病证诊断提供新技术与新方法。
指南通过系统回顾和多学科共识更新了成人鼻窦炎的诊断和管理建议,强调循证治疗和患者参与的重要性。
55 岁男性多发肺结节随访 15 年,2023 年手术切除右肺 2 处病灶,2025 年复查左肺仍有多发结节,经影像分析倾向 9-12 个月随访,强调多发结节需风险分层、避免过度治疗。
别卷临床了!来场3分钟“最强大脑”的团建!天天给患者科普脑健康,这次轮到你“应战”啦!你能不能接住我们的“灵魂拷问”!
52 岁男性多原发肺癌术后 1 年 9 月,术后服奥希替尼,咨询用药时长与后续方案。作者结合指南及病例,建议停靶向药,右上病灶可择期楔切或 6-9 个月复查。
我们提出的技术模型能够显著提高肺部结节识别的精度和定位准确度并帮助术者在胸腔镜手术过程中定位肺结节。
河南患者因肺部阴影就医,平扫提示主病灶为原位癌建议随访,靶重建后发现病灶具微浸润性腺癌特征,遂建议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凸显靶重建对肺结节诊疗的关键作用。
2025 年 1 月患者因肺炎查出肺结节,现考虑恶性,两医院建议不一。作者认为左肺结节多为肺泡上皮增生,纯磨玻璃结节相对安全,建议 9-12 个月复查,而非急于手术。
本文回顾了囊性纤维化的病因、分子机制以及近年来CFTR调节剂带来的治疗突破,展示了基础研究与精准医疗的完美结合。
63 岁男性肺结节 4 月 13×12mm,消炎后 7 月增至 21×13mm 且跨叶生长,影像不典型但有进展,虽倾向良性但难排恶性,作者建议单孔胸腔镜切除以明确诊断,权衡风险后认为手术更稳妥。
本文分享 75 岁多基础病患者双肺 27 处结节病例,主病灶考虑浸润性癌且位置近肺门,经评估患者机能后行胸腔镜下左上叶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同时强调多发结节需抓主病灶、个体化决策,反对过度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基于AI的3D量化参数预测≤2 cm肺结节良恶性和高复发风险类型的临床价值以及AI诊断肺结节的准确性,进而探讨指导手术规划的可能性。
本文为大家汇总了支气管扩张新证据,为方便大家高效获取精华内容点击即可查看,千万别错过。
7 个月前发现卵巢恶性畸胎瘤与双肺多发结节的女性患者,经多次影像随访,右肺结节吸收,左下叶主病灶为磨玻璃密度且无明显变化,鉴别为转移瘤、原发早期肺癌或炎性结节,建议手术切除明确性质。
青岛患者左肺结节随访 6 年,从 6mm 增至 11mm×9mm,伴毛刺、血管进入等恶性特征,赴杭州行微创楔形切除,病理为浸润性腺癌,提示此类结节需权衡风险,优先微创切除。
肺癌手术 “肺叶切除 + 淋巴结清扫” 金标准正被挑战,近年研究显示,特定条件下亚肺叶切除(肺段 / 楔形)疗效不劣于肺叶切除,2024 指南已提升其推荐级别,未来或更趋个体化。
本研究揭示传统中药Maimendong汤剂及其主要成分Ophiopogonin-D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增殖和铁死亡,抑制TGF-β信号通路,有效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
指南明确1A期肺癌术后不推荐辅助治疗,1B期视突变及高危因素而定。临床对1A期含高危因素者存困惑,三病例中医生结合“真/伪早期”理论、MRD检测,倾向无高危者随访,存疑者依MRD决策。
挥你的脑洞,快来参与,猜对emoji还可薅礼品!点击速来~
60 岁女性有呼吸困难,查右肺 7mm 磨玻璃结节(考虑原位癌),当地建议手术,作者主张 6-9 个月随访,强调磨玻璃结节惰性强,随访不影响预后,可避过早手术弊端。
中国通过加强控烟立法、推广低剂量CT筛查及中医干预,显著降低吸烟率和肺癌死亡率,推动早期诊断和治疗,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