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主要总结了EMERALD-1和LEAP-012研究的关键临床数据,探讨了TACE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靶向药物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各位同仁,是否曾在病房为快速评估病情而翻阅资料?是否曾为计算药量、评估风险而暂停脚步?我们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 「临床评分系统与核心计算公式」实用合集,包含了早期预警金标准、通用评估工具等内容。
58 岁男性声嘶两年,喉镜见声门部隆起病变,病理示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伴横纹肌母细胞,免疫组化肌源性标记阳性,确诊咽部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需结合分子检测与多肿瘤鉴别。
白介素在癌症中具多效性,可通过IL-1、IL-6等促炎症、诱导STAT3激活推动肿瘤发生发展,也能借IL-12、IL-15等助力肿瘤免疫监视,同时肿瘤会利用IL-10、IL-33等实现免疫逃避。
詹启敏教授在相关论坛指出,中国肿瘤防控需立足国情自主创新,借 “肿瘤生态王国” 理论、精准医学及多组学 AI 技术,覆盖防诊治全链条,同时同步完善伦理法规。
65 岁男性因血尿伴尿痛入院,影像学示左肾上极肿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肾集合管癌(CDC),肿瘤侵及肾周脂肪。CDC 属罕见肾癌,侵袭性高、预后差,需多指标鉴别诊断。
在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医悦汇】特邀病理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薛卫成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深入探讨AI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晚期卵巢癌患者在一线治疗结束时,通过SLL检测sMRD和通过ctDNA检测molMRD的检出率及预后价值。
本文报告 1 例FGFR2融合阳性iCCA患者,该患者对FGFRi治疗产生了耐药性。
本研究对肺结节/早期肺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表征,并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最新动态,为肺结节/早期肺癌预测模型领域提供整体研究的宏观概括和热点概览。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自身抗体检测技术,发现罕见肿瘤患者中存在一系列与免疫治疗响应及生存结果相关的自身抗体,尤其是抗LIG3和抗BIRC5抗体与良好预后相关。
密歇根大学团队 Nature 研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GBM)会改造葡萄糖代谢以助增殖,且依赖外源丝氨酸。限制丝氨酸 / 甘氨酸饮食可抑制其生长,联合放化疗效果更佳,为脑癌治疗提供新方向。
本文将汇总肿瘤临床最常见的六大急症——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肿瘤溶解综合征(TLS)、高钙血症(HCM)、脊髓压迫、颅内压增高、恶性心包积液,为大家提供一套清晰的识别、诊断与紧急治疗流程。
便捷又快速,让你轻松预测鼻咽癌3年远处转移无生存率。
笔者基于此完善了毛囊肿瘤分类专家共识(2025版),以期为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提供科学规范的参考依据。
淋巴瘤疑难病例线上诊疗交流会 | 9月18日 19:00-21:25
妥拉美替尼成为全球首款针对NRAS晚期黑色素瘤获批上市的MEK抑制剂,MEK抑制剂通过阻断MEK1/2激酶,抑制ERK磷酸化,从而干扰MAPK信号通路。
这部新时代的指南,无疑是全国肝癌主流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面反映了国内外肝癌临床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几版比较,从治疗理念到诊疗方法均有重要强调和广泛更新。
男性,43岁,L1-L2椎管内占位。
本文报告 1 例胚系PALB2突变的转移性肺腺癌患者,该患者对PARPi治疗有反应。
本综述聚焦于相对好发于肝脏的间叶性肿瘤,包括血管源性和非血管源性间叶性肿瘤,提供全面且最新的概述,重点阐述其临床和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诊断方法。
这项研究不仅为解决卡培他滨相关手足综合征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高级别证据,也展现了中国学者在肿瘤支持治疗领域的重要贡献。
本文系统回顾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靶向药物结合局部消融治疗(LAT)在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最新进展,探讨多学科协作优化治疗策略,旨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国内多中心开展前瞻性II期研究,旨在评估使用≥40岁供者的haplo-HSCT联合UCB输注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淋巴瘤疑难病例线上诊疗交流会 | 9月18日 19:0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