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21 岁女性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两家省级医院建议手术,另一省级医院影像科专家建议随访。随访两年结节无进展,考虑肿瘤范畴但风险低,建议继续观察。
43 岁男性急性下壁心梗,行冠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并注射尿激酶原等,术后 4 天出现神经症状,7 天后好转出院。
本例梭形细胞型冬眠瘤具有冬眠瘤和梭形细胞脂肪瘤的综合特征。这些肿瘤含有大量多泡脂肪母样冬眠瘤细胞和温和的梭形细胞、绳索样胶原束、肥大细胞、黏液样基质和个别散在成熟脂肪细胞的混合。
患者 2 年前发现左肺 4mm 实性结节,2 年间缓慢增大至 7mm,因与血管支气管关系密切且表面毛糙,术后病理确诊为浸润性腺癌。
4 个月男婴患手足口病(重型)并多形性红斑,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等治疗后痊愈,提示肠道病毒感染可诱发变态反应。
一例来自澳大利亚的罕见围产期反向Takotsubo心肌病病例,认为其病因与择期剖宫产术中因心动过缓应用格隆溴铵有关,同时存在显著的心理应激因素。
43 岁女性左肺磨玻璃结节随访中大小变化细微(0.9×0.6cm→0.8×0.5cm),实性成分疑似增加,结合指南建议继续 9-12 个月复查,暂不手术。
28 岁男性突发心前区不适 6 小时,诊断为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 10 年吸烟史。急诊予尿激酶原冠脉内溶栓后血管开通,强调溶栓及无支架介入治疗的价值。
3 岁男性患儿确诊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伴假性膜部瘤(菜花型),经股路径植入 ABFDQ-II 10 规格可降解封堵器,术后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
36 岁女性肺磨玻璃结节随访 4 年,当地医生多次建议手术,而北京、上海医生及影像分析认为无显著进展,建议继续随访。作者指出纯磨玻璃结节不足 8mm 可年度随访,医生应避免过度建议手术加重患者焦虑。
患者 4 年前体检发现右肺结节未随访,近期 CT 示结节增大至 13mm,影像呈典型恶性特征,术后病理为微浸润性腺癌,提醒肺结节需 “不焦虑、不放任、长关注、适干预”。
65 岁男性因间断胸闷气短入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 3 级,择期冠脉造影时突发血压骤降、心率减慢,经抢救无效死亡,考虑造影剂过敏可能性最大。
笔者报道1例因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直接压迫前交通动脉、胼胝体下动脉导致双侧穹窿柱孤立性梗死患者,国内外均尚未见报道。
72 岁男性因阵发性心悸就诊,诊断为阵发性房颤、高血压病,既往有肺癌手术史等。经心脏康复治疗,包括 HIIT 运动训练等,运动耐量显著提高,房颤发作减少,血压控制优化。
31 岁女性查出双肺空洞型肺结节,疑早期肺癌,医生建议右下肺段切除,作者认为病灶无明显实性成分,属惰性肿瘤,建议先半年随访,参考多指南共识,随访中进展再手术更稳妥。
68 岁女性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发现右冠脉远端闭塞伴巨大动脉瘤、大量血栓,血流未达 3 级未植入支架,术后 3 天右冠脉再闭塞致心脏破裂死亡。
EMGA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有限,为此通过复习一篇发表于2003年的文献了解此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避免漏诊及误诊。
75 岁女性体检发现后纵隔 5 厘米占位,一年未处理,影像显示边缘光滑,考虑神经源性肿瘤,术后病理确诊神经鞘瘤,提示此类良性肿瘤虽生长慢,但增大后手术难度增加,应及时处理。
75 岁女性患者冠脉造影示回旋支分支严重狭窄,球囊扩张多次破裂后放弃,处理右冠脉,专家讨论认为可尝试旋磨、激光等技术,增强支撑力为关键。
“清咳行动”:共探咳嗽诊疗新路径,连花清咳价值凸显
60 岁女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上极见境界清结节,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肿瘤细胞呈乳头状、腺泡状结构,免疫组化示 CK7、CA9(杯状 +)等阳性,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良好。
5 岁 8 月女童胸壁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示 NTRK 重排,形态符合脂肪纤维瘤病样神经肿瘤,具浸润性生长及复发倾向。
本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珊珊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一例感染性肠炎合并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今天由普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王磊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典型病例分享。
中山大学团队报告 1 例 ABCB11 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的 PFIC2 患者,经西罗莫司治疗后胆红素显著下降,症状缓解,提示西罗莫司或可改善 ABCB11 突变患者的胆汁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