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指标解读:检验指标临床解读(20)血小板检验(一)

Tags: 血小板   检验指标      作者:“检验医学与临床 ”公众号 更新:2021-10-28

血小板黏附试验

(platelet adhesiveness test,PAdT)

正常值

转动法:0. 58~0. 75。

玻珠法:0. 20~0. 60。

影响因素

1. 取静脉血4.5ml,以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血液与抗凝剂之比为9:1,应严格按照此比例进行抗凝。

2. 将玻珠柱两端分别与针头及注射器相连,行肘静脉穿刺,当血液接触玻珠时立即开动秒表。

3. 过程必须顺利,不可混入气体或产生凝块。掌握血液通过玻珠柱的速度,流速太快,黏附率降低,流速太慢会使黏附率增高。

4. 玻珠柱应置于干燥器内储存,受潮后黏附率降低。

临床解读

1. 增高

见于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发作、静脉栓塞或大动脉栓塞、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某些癌症手术后及口服避孕药后。

2. 降低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vWD)、储藏池病、轻型血小板病、胶原无效性血小板病,Hermansky-Pudiak综合征、巨大血小板综合征、May-Hegglin异常、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后、肝病、尿毒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糖原贮积症(Ⅰ型)、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进食鱼油后等。

血小板聚集试验

(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

正常值

1. 浓度6x10-6mol/L的ADP时MAR为(35. 2±13. 5)%;按(63. 9±22. 2)度。.

2. 浓度4. 5x10-5mol/L的肾上腺素可引起双相聚集曲线,此时第一相MAR为(20. 3±4. 8)%;坡度(61. 9±32. 9)度。

影响因素

1. 最好采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玻璃试管等需涂硅处理,因为玻璃可以激活凝血反应。

2. 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最好不超过5min,强调采血顺利,以防激活凝血反应。

3. 必须在采血后3h内检测完毕。

4. 避免EDTA作抗凝剂,防止血浆中Ca2+被过度螯合,首选枸橼酸钠抗凝。

5. 由于是比浊法,故避免溶血、红细胞混杂及牛奶、豆浆等脂质物质对检测的干扰。

6.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肝素、双香豆素类药物在检测前1周内不能使用。

7. 血小板聚集试验受当日的环境和试剂影响颇大,最好每次以正常人血小板做对照。

8. 血小板聚集作用随血浆中枸橼酸钠浓度的降低而增高,因此在贫血患者中应加入较正常者为多的抗凝剂。

9. 采血后的标本以放在15~25℃的室温下为宜,低温会使血小板激活和聚集能力增强。

临床解读

1. 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提示血小板活性增强,见于手术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静脉血栓形成、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肺炎、高β脂蛋白血症、骨移植的排异反应、人工心脏瓣膜移植术及多发性硬化症等。口服避孕药、高脂肪食谱、吸烟等也会引起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2. 血小板聚集性降低:提示血小板功能障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病)、原发及继发血小板疾病Bernard-Soulier综合征、释放反应异常(储藏池疾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May-Hegglin异常、Swisscheese病、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迁延性及严重肝病、Wilson病、肾病(尿毒症)、维生素B12缺乏、细菌性心内膜炎、抗血小板抗体血症及术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3. 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右旋糖酐、保泰松等后,可使聚集性减低,故在本试验前应停用有关药物。

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

(platelet thrompospondin,TSP)

正常值

1. 人血浆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105. 0±31. 6)μg/L血小板。

2. 血清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25. 3±5. 70)μg/L血小板。

3. 全血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18. 0±3. 39)μg/L血小板。

4. 血小板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89. 1±28. 26)μg/L血小板。

影响因素

1. TSP检测中要注意血小板的体外激活问题,强调采血的顺利。

2. 玻璃器皿的硅化或塑料制品的使用是必须的。因为玻璃可以激活凝血反应。

3. TSP可以因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而大量释放入血,尤其是腺癌时。

临床解读

TSP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深静脉血栓形成、DIC、肾病综合征、肺栓塞、妊娠后期和妊娠毒血症等。TSP不如β-TG和PF4特异性好。

血小板(血浆)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检测

[platelet(plasma)α-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

正常值

放射免疫法(RIA法):(780±490)分子数/血小板。

放射免疫法(RIA法):(1. 61±0. 72)x1010分子数/L血浆。

影响因素

1. 最好采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玻璃试管等需涂硅处理,因为玻璃可以激活凝血反应。

2. 较理想的抗凝剂应首选枸橼酸钠。

3. 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最好不超过5min,并强调采血顺利,以防激活凝血反应。

临床解读

1. 减低

主要见于血小板无力症(GPⅡb、GPⅡa缺陷)、巨大血小板合征(GPⅠb、GPⅨ缺陷)、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内可有血小板蛋白自身抗体)。

2. 增高

在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时,GMP-140升高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血浆纤维连接蛋白

(plasma fibronectin,Fn)

正常值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277~513mg/L.

影响因素

1. 最好采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玻璃试管等需涂硅处理,因为玻璃可以激活凝血反应。

2. 要注意标本的保存,最好为新鲜标本。

3. 如不是新鲜标本,不管是取自-80℃,还是取自-20℃环境,均需在37℃清水中,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4. 为防止肝素和EDTA抗凝剂与Fn形成冷沉淀物或变得不稳定,血标本以枸橼酸钠抗凝为佳。

临床解读

1. 血浆Fn浓度增高

见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脑血管病变、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胰腺癌、肺癌、癌性腹水和腺癌广泛转移等。

2. 血浆Fn浓度降低

见于急性白血病、DIC、急性重型肝炎、烧伤、创伤、休克、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急性呼吸窘迫性综合征、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急性循环衰竭、绝经期妇女及部分化疗耐受差的患者。

 

来源:“检验医学与临床 ”公众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