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获得诺贝尔奖的“肿瘤免疫疗法”是怎么杀死癌细胞的

Tags: 肿瘤免疫疗法      作者:佚名 更新:2019-09-05

18年10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两位科学家在肿瘤免疫学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刺激免疫系统原有的能力来对抗肿瘤细胞的方法。

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利用新型药品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

对于某些患者,即使已经处于癌症晚期,在常规疗法失效以后,利用免疫疗法治疗依然可以缓和甚至中止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且在长达几年的缓和期中患者遭受的副作用也会较轻。

什么是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诱导、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的疾病治疗方法。可用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实际上,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有能力去击败癌症。免疫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杀死异物,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污染物以及其他非自身的物质,这是由免疫细胞通过识别异物表面上特定的标志物来完成的。癌细胞表现异常,所以免疫系统很可能识别他们为异物并杀死他们。

如果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杀死癌细胞,那人们为什么会得癌症?

大多数癌症很早就被免疫系统发现并排除,但一些癌症如果成功逃避了免疫系统就存活了下来。这些癌细胞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追杀的:

1. 癌细胞由正常细胞形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出外来入侵者,如病毒。但由于癌细胞起源于患者自身的细胞,这使得免疫系统很难识别出癌细胞。

2. 癌细胞表面的靶点越多,它们就越容易被免疫系统杀死。但是靶点多的癌细胞被消灭后,剩下的都是靶点少的癌细胞。这些细胞由于表面的靶向抗原最少,它们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来,并且使癌症对免疫系统产生抗性。这就像用除草剂维护草坪一样,任何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能存活下来并茂盛的成长。随后,这种除草剂就没有用处了。

3. 癌细胞可以劫持人体的免疫控制系统,使免疫系统对癌症不起作用。当人体不需要免疫系统工作时,免疫系统将会被暂时性关闭。其中一个“关闭开关”被是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它是一种在免疫细胞表面上的蛋白质。当PD-L1与T细胞表面上的另一种蛋白质PD-1结合,T细胞会被告知“停止攻击”。如果癌细胞表面有PD-L1,那么与该细胞接触的T细胞会关闭其防御活性,这使得癌细胞存活下来。

此外,蛋白质CTLA-4和B7-1也可以发送“停止攻击”的信号给癌细胞。与PD-1相似,CTLA-4存在于T细胞表面。与PD-1 / PD-L1相互作用一样,当CTLA-4与其配体结合时,T细胞变得无活性。

4. 为了躲避免疫系统,癌细胞产生很少量的自身信号,而这些信号通常是免疫系统用来识别有缺陷或被感染的细胞。癌细胞表面粘附的蛋白旗帜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所以当癌细胞隐藏这些旗帜,就能躲过免疫系统的察觉。

免疫治疗的方法

有一些免疫疗法的药剂,我们叫它检查点抑制剂,已经证实可以使用在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霍奇金氏淋巴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泌尿上皮癌(urothelial cancer)以及结肠癌患者身上,都是由于癌细胞缺乏一种基因修复蛋白质。

目前FDA已经批准11个癌症免疫疗法,其中最多的为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单抗、PD-1/PD-L1单抗,较热的为细胞疗法CAR-T。

CAR-T

技术是近两年非常热门的一个细胞疗法,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人工制造的具有杀伤性的细胞。在实验室,技术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他利用其“定位导航装置”CAR,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它们能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而CAR-T细胞免疫治疗对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

除了以上已经被证实切实有效的用途之外,免疫疗法的药剂正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其它的临床测试。

免疫治疗适合哪些肿瘤?

尽管研究人员和临床肿瘤专家对于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现在免疫疗法仅仅能惠及一小部分患者,并且不是所有类型的癌症都适用。目前适合免疫治疗的肿瘤有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癌、肾细胞癌、淋巴瘤、肝细胞癌、宫颈癌、乳腺癌、头颈部鳞癌、尿路上皮癌。除了一些特殊的案例之外,免疫疗法一般不被医生作为癌症治疗的首要方法,多作于晚期的术后辅助治疗。

客观的事实是,目前免疫疗法仅能帮助少数具有特定癌症类型的患者,并且在某些类型的癌症中,它的成效极低,甚至没有成效。为什么免疫疗法有效或失败,以及如何改进它们以达到预期潜力,从而作为癌症的广泛变革性的治疗是现今的一个主要焦点探索。

来源:美澳普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