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PACIFIC研究影响NSCLC免疫治疗临床实践,获益或不止步于Ⅲ期患者

Tags: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临床实践   效果      作者:佚名 更新:2019-10-15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数量庞大,占所有NSCLC患者人数的1/3左右,其诊断相对复杂,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Ⅲ期不可手术NSCLC的5年生存率为约20%左右,其标准治疗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结局未得到改善。PACIFIC研究的成功,打破了治疗的困局。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乔贵宾教授对Ⅲ期NSCLC诊疗现状和免疫治疗临床实践等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中国Ⅲ期NSCLC的诊疗现状及问题

Ⅲ期NSCLC患者的治疗最富有争议,是平时MDT讨论最多的一组患者。Ⅲ期NSCLC又称为局部晚期NSCLC,但不是晚期NSCLC。不同于IV期(晚期)NSCLC,患者会出现全身远处转移,Ⅲ期NSCLC的病灶局限在胸腔一侧,肿瘤细胞未发生远处转移,因此称之为局部晚期NSCLC。Ⅲ期NSCLC也不同于纯粹的早期NSCLC,后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局部治疗,如手术和放疗。Ⅲ期患者是一组异质性非常强的患者,同样是Ⅲ期,有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有的患者就需要化疗、放疗、手术等多种手段配合,而有一些患者则没有手术机会。

Ⅲ期NSCLC患者,有些是手术可切除的,即虽然有局部的转移和扩散,但从解剖学而言,外科医生有机会切除,称为可切除的Ⅲ期NSCLC。有些患者是潜在可切除的,但是可能需要先通过化疗、放疗等综合手段使肿瘤缩小,病灶更局限,手术的解剖间隙更加清楚,手术才能进行。还有一些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侵犯和淋巴转移,找不到解剖间隙,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称为不可切除的NSCLC。这三类患者的治疗策略并不一样,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机械地把这些患者归为一类。虽然都是Ⅲ期,但我们采取的治疗策略应该是个体化的,内科、外科、放疗等多学科一起参与制定治疗计划和治疗策略,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PACIFIC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PACIFIC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自公布数据以来已连续两次登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果非常喜人,改变了以往的临床实践。PACIFIC研究针对的人群是局部晚期,而不是早期或者IV期的患者。实际上,Ⅲ期患者在NSCLC人群中占比很大,约占1/3。以前Ⅲ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如果不能手术,就进行标准的同步放化疗。但是在我国可能很少有单位能做到标准的同步治疗,因为同步放化疗的质控要求很高,如质控不好,患者的毒副反应会比较严重,管理会很困难,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在我国大部分单位采用的是续贯放化疗。据我所知,有很多单位把局部晚期的患者当成晚期患者,未加局部治疗手段,未行放疗,只做了一些药物治疗。Ⅲ期又称局部晚期,顾名思义,局部治疗手段一定有它的意义,标准的同步放化疗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好的获益。

但是,同步放化疗后,很多患者的获益是局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还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同步放化疗后,是否续以巩固或维持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但由于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经过4~6程化疗后患者无法继续耐受进一步的剂量,因此同步放化疗后,很难再进行所谓的巩固或者维持治疗。PACIFIC研究设计得很巧妙,第一,它选择了Ⅲ期的人群,第二,它提出了所谓的巩固或者维持治疗的概念,即标准放化疗后,再用免疫药物进行巩固治疗。PACIFIC研究的设计思路和理念非常先进,它克服了几十年来研究摸索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困难。PACIFIC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采用这样的治疗策略,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3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因其良好的生存率数据,目前中位OS还未得出最终的统计学结果,但是患者的中位OS预估可达5年以上。在几年前,这类患者很难达到如此的治疗效果。因此,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再行巩固治疗,可使患者获得非常大的益处,而且有非常明显的、免疫治疗特有的生存拖尾效应。经过免疫治疗的患者,如果临床获益并生存3年以上,很多患者都会有治愈的机会。因此,我们很期待进一步的数据,如3年生存率达到50%以上,理论上将给很多患者提供治愈的机会。

免疫治疗在早期NSCLC中的治疗前景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免疫治疗在肺癌的应用是近几年的热点,2018年我国上市了几个专门针对NSCLC的免疫治疗药物,因此我们称2018年为肺癌的免疫治疗元年。免疫治疗的效果令人惊喜,有些IV期患者经过免疫治疗甚至可以长期生存,乃至治愈。所有新研发的药物在上市前所做的研究,都经历了从IV期到早期、逐步前移的研究过程。免疫治疗亦如此,新药出现后,我们先评估其对IV期患者的疗效,在IV期患者中看到非常好的抗肿瘤效果,再逐步将其前移至更早期患者的治疗。比如今年的PACIFIC研究就是专门针对局部晚期即Ⅲ期患者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Durvalumab(简称“I”药)能否进一步前移使用,即用于早期患者,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都在做围术期的研究,术前应用免疫治疗药物会使很多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未缩小的肿瘤经手术切除后也可能发现肿瘤成分已大部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免疫细胞的浸润。早期肺癌的免疫治疗实践更进一步证实了免疫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其应用前景非常乐观。很多研究人员还想进一步将免疫治疗前移,比如以免疫治疗消除临床上发现的早期小结节、甚至磨玻璃样结节。虽然在伦理上尚有争议,但都是因目前取得的结果引发了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并在理论上推测可行性。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患者状态越好,肿瘤越早期,免疫治疗的疗效就越好。因此,在早期NSCLC或者围术期的免疫治疗,我们认为前景非常巨大,甚至有可能超越IV期患者的效果。但是目前免疫治疗也存在困扰和制约临床应用的问题,那就是免疫治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和肿瘤的超进展。不同于传统的化疗和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会使5%~10%的患者发生超进展,即免疫治疗后肿瘤非但未缩小,反而病情加重,肿瘤迅速生长扩散,短期内导致患者死亡。据报道,50%~60%、甚至80%的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3级或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10%,甚至更高。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往往比较严重,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将来,如果要进一步扩大免疫治疗的应用范围并提高治疗效果,应预测哪些人会对免疫治疗更有效,哪些人接受免疫治疗后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乔贵宾,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肿瘤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食管反流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胸腔镜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国际肿瘤学杂志”编委。“Lung Cancer”,“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和“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

来源: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