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因肥丧命!肥胖让人平均减寿3年,儿童和青少年受影响最恶劣

Tags: 肥胖   减寿   青少年   健康状况      作者:燕小六 更新:2019-10-1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最新报告《肥胖重负:预防经济学》(以下简称《肥胖重负》)称,世界多国急需“瘦身”。若不加以控制,到2050年,世界发达国家、富裕地区的人均寿命,或将减少3年,可能有9000万人“因肥丧命”。

应对肥胖相关疾病,每年花掉3000亿

时间倒推至2009年。OECD在其成员国调查发现,超重、肥胖问题日益普遍,逼近总人口数的1/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BMI)≥25时,为超重;BMI≥30,为肥胖。

从2015年至今,OECD每年都会在肥胖日前夕,发布研究报告。旨在督促其成员国,“以实际行动,激励和帮助国人实现健康体重,解决全球化肥胖危机。”

在OECD会议上,各国承诺,会全力、控制肥胖增长率。

但现状正在失控。

《肥胖重负》显示,如今,OECD成员国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达到58%。“超大码”儿童和青少年,亦从“少见”,变成普遍。在富裕国家,超重者占其总人口数的3/5。

腰围增加,工位扩大,人们的生产力却越发低下。《肥胖重负》指出,体重超标会影响个人择业,降低就业率,甚至影响收入。

“体重超标者更易罹患各种慢性病,接受更多的手术治疗。生病缺勤的天数更多。相比正常体重者,其处方药的用量也会翻番。”OECD卫生部门负责人Francesca Colombo说。

《肥胖重负》预测,未来30年,有近60%的糖尿病新发病例可能和肥胖、超重有关。由此导致的是,成员国需拿出8.4%的健康卫生预算,以解决肥胖相关问题。每年至少要投入4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0亿元)。

“OECD及欧盟28国的GDP,会因体重问题,平均下降3.3%。”Colombo说。

到2050年,墨西哥、美国、波兰的GDP,会因国民体重问题,大幅下降 / 《肥胖重负》

儿童、青少年肥胖 可能毁掉一代人

肥胖或超重,对哪些人影响最恶劣?

《肥胖重负》回答:儿童和青少年。

WHO于2017年发布数据称,过去40年间,世界各地5-19岁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增加10倍。

超重、肥胖儿童更易缺勤,学习情况更差,且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更低。甚至仅仅因为体型,就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这一结果得到德国相关研究证实。德国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发现,不管家庭背景如何,肥胖会影响学生的在校数学成绩。“他们的数学成绩并非最差。但要达到好或非常好,很难。可能性比正常体重的学生,低了11%。”

早在2017年,就有澳大利亚专家提出,90、00后,或因体重超标,出现人均寿命的倒退,“从寿命看,他们可能拼不过父辈。”

控制体重 要像控烟一样严格!

《肥胖重负》强调,OECD成员国应采取紧急行动,“像控烟一样,坚定、强烈地应对体重问题”。

目前,导致各国超重、肥胖的原因,包括:50%的人饮食不健康,2/5者蔬果摄入不足;40%的日常清醒时间,处于久坐状态;1/3的人运动不足。

OECD公共卫生首席经济学家Michele Cecchini强调,各国要打组合拳,包括调整广告法规,强化食品标签,加大媒体宣传,教育医生、开出运动处方等。

其中,加强对食品广告的管理,是对付肥胖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每投放1美元广告,至少要收5美元的监管费。”Cecchini说。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46个国家和地区,颁布法令、规范食品广告的发布和播放情况。韩国和加拿大魁北克在这方面成绩显着。但这些监管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约束仍有待提高。

此外,目前有59个国家/地区,对含糖饮料等食品,收取糖税。一些国家鼓励食品生产商,改变生产技艺。如,多生产小包装的薯片、薯条,这能减少20%的热量摄入。

在智利,该国农业部与街头小贩联合会合作,鼓励商贩们向民众提供健康食品,并传播有关健康饮食的信息。

2008年,欧盟农业理事会推出“免费蔬果计划”,向在校儿童免费提供水果和蔬菜。

奥地利、维也纳、巴黎等则想方设法,让人们动起来。奥地利向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提供免费的瑜伽、普拉提和健身课程。巴黎、维也纳和纽约等地,设计、保留自行车道,鼓励人们骑车出行。

医护参与仍很有限

“医生等医护人员应扮演什么角色?”欧洲肥胖研究协会主席、英国利物浦大学Jason Halford博士表示 ,如今,肥胖症被视为一种疾病,但不少医护对帮助民众减肥,缺乏动力或兴趣。“医护们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意义不大。这是患者自己的事。”

Cecchini认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需要更多时间和动力,去进行体重控制和宣教。“特别是全科医生,应该把时间花在减肥咨询方面。我们要给予其适当的激励。包括经济和医疗保险等。”

来源:医学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