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5 大版本对比解读!脑脊液究竟如何采集与检验?

Tags: 脑脊液      作者:侯兵兵 王晶 黄新强 更新:2020-05-20

2020年3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662—2020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经过学习发现部分内容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1版《临床检验基础》(以下简称“华科临检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5版《临床检验基础》(以下简称“人卫临检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4版《临床检验基础》(以下简称“人卫临检第4版”)教材以及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所不同。现将不同之处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手工细胞计数方法:

WS/T662—2020:

①9个大方格中细胞数少于200个,则计数9个大方格;

②9个大方格中细胞数大于200个,则计数4个角的大方格;

③1个大方格中细胞数大于200个,则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个角和中央1个中方格。

华科临检第1版:

①外观清澈或微混时,计数2个计数池内4角及中央共10个大方格;

②浑浊或带血时,稀释后计数4角4个大方格总数。

人卫临检第5版:

计数2个计数池内4角及中央共10个大方格。

人卫临检第4版:

计数2个计数池内4角及中央共10个大方格。

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①澄清标本计数5个大方格内红细胞数,乘以2即为每微升细胞数;

②浑浊或血性标本稀释后计数中央大方格四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细胞数。

脑脊液标本采集量

WS/T662—2020:每管3-5ml;

华科临检第1版:每管1-2ml;

人卫临检第5版:成人每管2-8ml;儿童每管1-1.5ml;

人卫临检第4版:成人每管2-8ml;儿童每管1-1.5ml;

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每管1-2ml。

采集的第1管脑脊液

WS/T662—2020:用于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华科临检第1版:用于做微生物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5版:用于做微生物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4版:用于做微生物学检查;

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用于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采集的第2管脑脊液

WS/T662—2020:用于做微生物学检查;

华科临检第1版:用于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5版:用于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4版:用于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用于做病原微生物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量

WS/T662—2020:

①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时采集5-8ml;

②化学检查、革兰染色涂片检查、细菌培养时采集8-10ml;

③抗酸杆菌培养时采集15-50ml。

华科临检第1版:

①一般性状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时采集2ml;

②细菌检验时采集1ml;

③抗酸杆菌培养时采集10ml。

人卫临检第5版:

①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时采集2ml;

②厌氧菌培养时采集1ml;

③结核杆菌检查时采集10ml。

人卫临检第4版:

①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时采集2ml;

②厌氧菌培养时采集1ml;

③结核杆菌检查时采集10ml。

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①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时采集2ml;

②厌氧菌培养时采集1ml;

③结核杆菌检查时采集10ml。

采集的第1管关节腔积液

WS/T662—2020: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是否凝固,上清液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华科临检第1版:用于做微生物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5版:用于做微生物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4版:用于微生物学和一般形状检查。

采集的第2管关节腔积液

WS/T662—2020:

①肝素钠或EDTA抗凝,用于细胞计数、分类计数和结晶鉴定;

②细胞病理学检查时不宜使用肝素锂、草酸盐或EDTA粉末抗凝,可能影响结晶检查结果。

华科临检第1版:肝素抗凝,用于化学和细胞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5版:肝素抗凝,用于化学和细胞学检查。

人卫临检第4版:肝素抗凝,用于化学和细胞学检查。

采集的第3管关节腔积液

WS/T662—2020:用于做微生物学检查;

华科临检第1版: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是否凝固;

人卫临检第5版: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是否凝固;

人卫临检第4版: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是否凝固。

WS/T662—2020与临检教材不同处汇总表

专家点评:

本文比较细致的对最近刚发布的行标WS/T662—2020进行了梳理,并汇总了该标准与目前常用的几种临床检验基础教材以及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不同点供大家参考。为以后各版本教材内容统一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彰显了一位检验人应有的“检以求真、验以求实”精神。

来源:检验医学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