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颅内皮样囊肿自发性破裂并广泛播散2例

Tags: 颅内   皮样   囊肿   自发性   破裂   广泛播散      作者:刘海兵 洪景芳 赵琳 更新:2019-10-19

1.病历摘要
 
病例1,男性,50岁;因反复头痛、头晕伴四肢麻木、抽搐7年于2012年2月入院。查体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与感觉异常。影像学资料:头颅CT平扫+三维重建示左侧颞叶一类圆形占位,边界较清晰,其内可见低密度影,周边可见斑条状钙化,脑沟、脑裂与脑池内散见脂肪密度播散病灶。MRI平扫+增强示左侧颞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轮廓尚清楚,T1WI呈中心等低信号为主、近脑干方向为高信号的混杂信号,见散在分布于脑室、脑沟、脑裂与脑池的脂滴,T1WI呈高信号,T2WI信号略有衰减,脂肪抑制序列呈极低信号,在各回波序列图像上与皮下脂肪信号变化同步。
 
全麻下经左侧翼点入路开颅,术中所见:经颞叶皮质造瘘,包膜切开后,可见淡黄色奶酪样脂类内容物与少许毛发,在切除囊肿过程中予棉片保护,防止手术过程中囊肿内容物进入蛛网膜下腔,囊壁与脑干黏连密切,小心剥离,完全切除囊肿壁后反复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瘤腔内残渣。颅压下降后,解剖外侧裂,冲洗外侧裂蛛网膜下腔脂粒。
 
病理诊断:皮样囊肿。术后予激素抗炎、预防癫痫等对症处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发热、癫痫发作等并发症。术后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无炎症表现。术后随访5年,复查头颅MRI,未见囊肿复发,蛛网膜下腔脂粒无变化。术后至今病人癫痫未再发作。



图1 颅内皮样囊肿病例1影像学与病理资料1A术前头颅CT见左颞叶囊性占位,挤压脑干,近脑干部囊壁钙化1B、1C术前MRIT1WI囊肿中心等长T1为主、近脑干方短T1为主的混杂信号,可见散在分布于脑室、脑沟、脑裂及脑池的脂滴,T1WI上呈短T1信号1D术后2年MRI复查脂类无明显变化1E病理提示皮样囊肿(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100)
 
病例2,女性,34岁;因左额部疼痛10余年,加重10d于2015年8月入院。查体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与感觉异常。影像学资料:头颅CT平扫加三维重建示左侧额叶一类圆形占位,边界较清晰,其内可见低密度影,CT值约-50~10HU,邻近脑实质与左侧脑室受压移位,右侧脑室额角可见一类圆形脂肪密度病灶,脑沟、脑裂与脑池内散见脂肪密度播散病灶。
 
MRI平扫+增强示左侧额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轮廓尚清楚,T1WI呈中心等低信号为主、周边斑条状高信号的混杂信号,可见散在分布于脑室、脑沟、脑裂与脑池的脂滴,T1WI呈高信号,T2WI信号略有衰减,脂肪抑制序列呈极低信号,在各回波序列图像上与皮下脂肪信号变化同步。全麻下经左侧额外侧入路开颅,术中所见:额下回皮质造瘘,包膜切开后,可见淡黄色奶酪样脂类内容物与少许毛发,可见囊肿与侧脑室之间有2个破口相通,在切除囊肿过程中予棉片保护,防止手术过程中囊肿内容物进入脑室,完全切除囊肿壁后反复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瘤腔内残渣,取下棉片,经破裂口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脑室。
 
颅压下降后,暴露视神经,可见视神经上沾有毛发样组织,予清除,并解剖外侧裂,冲洗外侧裂蛛网膜下腔脂粒。病理诊断:皮样囊肿。术后予激素抗炎、预防癫痫等对症处理,术后恢复良好,视力、视野无影响,无发热、癫痫发作等并发症。术后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无炎症表现。术后随访2年,复查头颅MRI,未见囊肿复发,蛛网膜下腔脂粒无变化。现病人无头痛不适。



图2 颅内皮样囊肿病例2影像学与病理资料2A术前CT左额叶近侧脑室旁一类圆形低密度占位,右侧侧脑室额角、蛛网膜下腔见脂肪密度播散病灶2B术前MRI左额叶囊肿中央呈稍低信号,上方高信号,呈僧帽形状2C囊肿内容物呈淡黄色奶酪样2D囊肿与脑室有两个破口相通2E囊肿内毛发2F、2G术后MRI分别为6个月及2年后复查,原部位囊肿未见复发,蛛网膜腔隙内脂粒未增大2H病理证实为皮样囊肿(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100)
 
2.讨论
 
颅内皮样囊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颅内原发性皮样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良性病变,仅占颅内肿瘤0.04%~0.6%,女性发病率较男性稍高,皮样囊肿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但多位于颅内中线部位,最常见于颅后窝,约占所有颅内皮样囊肿2/3,还可见于鞍区、鞍旁、第四脑室内及其周围、松果体区。囊内的皮肤附属器起源于胚胎早期的外胚层,是胚胎发育3~5周时残留在神经嵴外胚层的上皮细胞随神经管闭合而被包裹,最终逐渐形成皮样囊肿。
 
少部分颅内皮样囊肿存在皮肤窦道,因此,可引起囊肿内感染,颅内皮样囊肿破裂更少见,文献以个案报道为主,自发性破裂是最常见破裂原因。其主要原因是年龄依赖性激素的改变可引起腺体分泌增多,导致肿瘤快速增长并出现自发性破裂。起源于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病变,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多在青少年时期起病。皮样囊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随着囊肿不断增大,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也可因囊肿破裂,内容物颅内广泛扩散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甚至黏附于神经,引起视力减退甚至丧失或面部麻木,因脑脊液无菌性炎症刺激可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亦有报道皮样囊肿病例无任何临床症状。
 
皮样囊肿CT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常因富含脂类而表现为极低密度影,因瘤内可有毛发、皮脂腺、汗腺、毛囊等,故密度欠均匀,因脂类含量不同,CT值波动于-150~0HU,因无菌性炎症可导致囊壁钙化。MRI表现为短T1、等或长T2信号,压脂相呈低信号,扩散受限,增强扫描无强化,合并感染时可强化。高密度皮样囊肿伴附壁结节极罕见。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后,脂滴经两孔进入侧脑室,由于重力作用漂浮于侧脑室额角,形成脂肪-脑脊液界面。囊肿破入蛛网膜下腔,再蔓延于脑底脑池,由于脑底部蛛网膜结构与脑池较多,脂滴进入脑底脑池后易发生蛛网膜炎而导致脂滴黏附于蛛网膜,从而造成脂滴在脑底脑池聚集,且一旦脂滴进入蛛网膜下腔则移动困难。
 
另外,因脂滴形态与所在部位空间形状相适应,故脑室内脂滴体积相对较大,而脑底脑池和脑沟处的脂滴多较小且散在分布。皮样囊肿属于良性病变,治疗首选开颅显微镜下肿瘤切除,当诊断考虑皮样囊肿时,为减少颅内无菌性炎症的风险,应避免行穿刺活检术。随着显微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的成熟,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皮样囊肿癌变极少见,但癌变后即使经规范化治疗,预后亦极差。
 
LIU等对脂滴广泛播散的病例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发现: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的脂滴未见吸收,也没有进一步播散或移位,病人也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对于术中发现囊肿内容物广泛播散于颈动脉池,与视神经、动眼神经、嗅神经黏连密切,如果术中强行全切,必然损伤神经,造成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此时次全切除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手术方案。但在术后应增加随访次数,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颅内皮样囊肿虽属良性肿瘤,癌变极少,但有破裂可能,为防止破裂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症状,只要部位允许,应尽早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规律随访。
 
原始出处:

刘海兵,洪景芳,赵琳,王守森.颅内皮样囊肿自发性破裂并广泛播散2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08):366-368.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