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症 1 例

Tags: 弹性组织溶解症      作者:刘萌 郑义 王龙坤 更新:2020-05-2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28 岁,躯干部点状细皱纹伴色素沉着 6 年。6 年前,患者偶然发现左侧乳房下点状细小皱 纹,色稍深,境界清楚,未予重视。近 3 年来皮损逐 渐扩大至腰背部,无明显自觉症状。发病以来,患者 食纳、夜休及大小便如常,月经如常,体重无明显变 化。患者既往体质可,否认皮损局部炎症性外伤史, 否认汞、砷等有毒物质接触史,否认日晒史和 UVA 照射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病史。皮肤科情况: 腰背部、胸腹部有点状细皱纹,似高起丘疹,扪之平 软,皮损排列成纵行条纹( 图 1 ~2) 。颈围色素相对 较深,面部无皮损,手纹正常,口腔上下牙龈有黑线。 实验室检查: 汞、砷含量检测未见明显异常; 血清皮 质醇检测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示: 表皮大致正 常,基底细胞排列整齐( 图 3) 。弹力纤维染色示: 真 皮中层弹力纤维明显减少或消失,可见的弹力纤维 少,断成碎点片或小段,血管周围亦减少或变成细碎 状; 真皮乳头层弹力纤维正常,真皮中胶原纤维、血 管、成纤维细胞均正常( 图 4 ~6) 。


2 讨论

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症( mid-dermal elastolysis, MDE) 是一种后天性、特发性非炎症性皮肤病, 本病少见。主要发生在白种人,亚洲人少见。Gam
bichler 等[1]的包括 79 名 MDE 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中, 83. 5% 的患者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 38 岁。 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 金属蛋白酶 ( MMPs)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 TIMP) 之间的不平衡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病[2]。 MDE 还与许多炎症性皮肤病相关, Cota 等[3]报道了 1 例以 MDE 为主要皮肤表现的免疫重建炎症综合 征( IRIS) 的 HIV 阳性患者,表明 IRIS 诱导的炎症环 境可能增加了 MDE 易感性。日晒或激素水平在 MDE 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MDE 临床上分为两型: Ⅰ型皮损表现为境界清 楚的细皱纹性斑片,Ⅱ型为毛囊周围突起的软丘疹。 也可见两型皮损同时存在。本病无自觉症状,损害 一旦出现,呈稳定持续状。好发部位为躯干、上肢、 颈、肩和大腿等部位。中青年女性最常受累,发病无 明显季节性,半数有日晒史或 UVA 照射史[4]。Bannister 等[5]于 2001 年报道了 MDE 的Ⅲ型皮损表现 为红斑网状变异,且Ⅲ型 MED 患者具有明显的男性 倾向。 本例女性 22 岁起病,皮损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细 皱纹状斑片,否认皮损局部炎症性疾病史,结合组织 病理结果,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症诊断明确。本 病需与毛囊周围弹性纤维溶解症、炎症后弹性纤维 溶解、斑状萎缩、光线性弹性纤维变性等鉴别。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无特效疗法。外用或系统 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及维 A 酸类药物都有 报道,但疗效并不明显。Martinez-Escala 等[6]报道 1 例伴抗核抗体阳性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 MDE 患 者在口服羟氯喹 4 个月后病灶停止进展, 10 个月后 上肢病变消退。研究表明,大豆提取物可促进弹力 纤维合成,外用大豆提取物可改善皮损[7]。本例患 者给予口服维生素 E 及外用他克莫司治疗,仍在进 一步随访,明确疾病转归。

参考文献略。

原始出处:

刘萌,郑义,王龙坤,肖生祥等,真皮中层弹性组织溶解症 1 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5)。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