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一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诊治所带来的启示

Tags: 2型糖尿病      作者:李小娟 陈会君 更新:2019-09-27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也渐成老龄趋势。老年T2DM患者具有病程长、β细胞功能衰竭、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多、多重用药、多器官功能减退、认知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依从性差等特点。因而,老年T2DM的治疗要综合评估老年患者整体状态,尽量达到个体化控糖、减少血糖波动、保证降糖与预防低血糖二者平衡的治疗原则。

遵循上述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做到使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进一步达标,改善诸多临床症状,是很多临床医生面对的问题。现展示一例真实世界中,通过不断进行选择题,有理有据地找到了适合老年T2DM患者治疗方案,达到了治疗目标和患者治疗需求的病例。希望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病例叙述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医院  陈会君教授

病例介绍

薛性女士,63岁,2年前因冠心病住院时发现空腹血糖高至8.2 mmol/L,确诊为T2DM。想当年,薛女士确诊后无明显不适症状,经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糖未达标,遂起始二甲双胍每日1500 mg治疗,后维持2000 mg稳定剂量,平素空腹血糖控制在6~7 mmol/L间。近2月,患者出现明显口干、口渴、乏力症状,自测血糖波动较大,为求明确诊治入院就诊。需明确的是,薛女士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个人无吸烟、饮酒史,母亲有高血压糖尿病

体格检查:

入院后查体,体温36.3度,心率69次/分,血压140/90 mmHg,脉搏18次/分。体重指数(BMI)25.5,腰围90 cm,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检查正常。血脂整体偏高,空腹血糖7.3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4%。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电轴不偏,ST-T改变。
中医症侯为口干、口渴、倦怠乏力,五心烦热、夜寐多梦,偶有心悸、胸闷,小便黄、大便秘结;舌尖红少津,脉弦细。

诊断

中医断为消渴症;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很高危)、高脂血症。



诊疗经过及体会:

诊疗经过:

患者就诊目标为使血糖进一步达标,改善诸多临床症状。因此,基于患者的临床要求及治疗目标,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可选择增加二甲双胍剂量、更换单药治疗及二甲双胍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古语云“条条大道通罗马”,上述治疗策略是否都能够为患者带来降糖获益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则需我们临床医生通过进一步评估。

第一种可选方案,增加二甲双胍剂量。患者目前以2000 mg/d二甲双胍控糖,继续增加剂量可否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进一步满足患者诉求?既往一项关于二甲双胍最佳应用剂量的研究显示,当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为2000 mg/d时,患者的降糖获益最大。而当剂量增加到2500 mg/d时,研究显示,并未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降糖获益,且患者的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增加。由此可见,无论从降糖效果还是不良反应的发生来看,二甲双胍2000 mg/d是控糖最佳剂量。第一种可选方案排除。

第二种治疗方案是否可以考虑更换另一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追寻循证证据的脚步,综合考虑各类降糖药物效果、患者体重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通过对既往数据的统计可知,二甲双胍相对于其他降糖药物是最强效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且患者发生的体重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这说明,患者未必可从更换控糖药物中获益。并且,药物的持续性更加有益于患者依从性,有助于血糖的稳定。由此可见,将二甲双胍更换为其他降糖药物,也非适合的方案。

第三种方案是选用一种新药物进行联合治疗。2015年ADA/EASD发布的共识及已有的多部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均推荐,当二甲双胍单药治疗3个月后HbA1c仍然不达标,可以开始增加其他药物治疗,在没有其他禁忌证的情况下,二甲双胍仍然保留在联合治疗的方案中。

接下来,需进一步评估的是,在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模式下,选用何种药物为优?
众所周知,临床诊疗过程中,治疗方案的制定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回顾患者情况和需求后,考虑选择中医药进行联合治疗。然而,中医药方面同样面临较多选择,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寻找证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明确指出,T2DM在单独应用二甲双胍疗效不佳基础上,建议加服津力达。另外,在《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多部指南中,同样给予津力达治疗2型糖尿病作为首选中成药的1a级推荐。

津力达进入到了我们选择用药的范围。至此,我们并没有停止提问,继续追寻循证的步伐,津力达和二甲双胍的联合应用能否带来更好治疗效果?

既往进行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控糖效果临床研究中发现,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降糖效果确切。与此同时,二者联合应用也有较好的安全性,不增加肝、肾毒性及低血糖事件等不良反应。基于上述循证证据,给予该患者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进行治疗,经过了12周的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HbA1c都有所降低,其中,HbA1c从7.4%降到了6.4%,达到了降糖目标。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患者另外的治疗需求,即改善临床症状。根据患者中医症候,制定分级量化表——主症和次症,患者治疗前的症候是15分,疗后只有4分,中医症候积分减少了73%。按照疗效看标准,属于是临床显效,真正的现了津生力达。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侯积分比较

至此,不禁引发我们思考,津力达缘何具有这样的控糖效果?需明确的是,津力达颗粒是在中医络病学说指导下进行处方,方中以人参作为君药,配黄精、麦冬、葛根、配兰、苍术、荔枝核、黄连、丹参等成分,具有健脾运津,津自生、力自达的效果。基础研究也已证实,津力达颗粒通过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达到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胰高血糖素水平和糖脂代谢的效果。也因此,津力达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干预糖尿病,达到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的良好效果。

病例小结:

通过该病例的诊治,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津力达可以协同二甲双胍有效的、进一步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患者口干口渴,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在津力达的保驾护航下,可以勇敢的向健康梦奔跑。

专家点评:(辽宁中医药大学 李小娟教授)

这是一例精彩的病例分享,兼具逻辑性和趣味性。通过不断进行的选择题,有理有据地找到了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达到了治疗目标和患者的治疗需求。

此病例中的患者,疾病进展不算特别重,但患者超重,有较轻微的腹前肥胖。足够剂量的二甲双胍,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加上通过辨证后的中医治疗,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看到,既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降低血糖,又能够改善患者由血糖升高引起的不适症状。

该病例选择的较好,治疗过程中的切入点也比较好。可以说通过上述诊治经过,很好扣题,体现了津力达治疗T2DM患者的作用特点,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