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NEJM:双心室起搏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和收缩功能障碍优于右心室起搏

Tags: NEJM   双心室起搏   房室传导   收缩   右心室起搏      作者:shumufeng 更新:2013-07-03

右心室起搏可恢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适当的心率,但高比例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有可能会促发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研究者评估了双心室起搏能否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左心室重塑。美国Buffalo大学医学研究院的Anne B. Curtis博士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对于房室传导阻滞和NYHA Ⅰ、Ⅱ或Ⅲ级心力衰竭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双心室起搏优于传统的右心室起搏。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NEJM 2013年近期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纳入有房室传导阻滞起搏适应证、纽约心脏学会(NYHA)Ⅰ、Ⅱ或Ⅲ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不高于50%的患者。受试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起搏器或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如果患者有除颤治疗的适应证,则接受后者治疗)。患者经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标准右心室起搏或双心室起搏治疗。主要转归是至任何原因所致死亡的时间、因心力衰竭需要静脉治疗而紧急就诊或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增加不低于15%。
结果显示,在被纳入的918例患者中,有691例接受随机分组,平均随访期为37个月。右心室起搏组的342例患者中有190例(55.6%)出现主要转归,与之相比,双心室起搏组的349例患者中有160例(45.8%)出现了主要转归。随机分组至双心室起搏组的患者主要转归发生率随着时间推移而显著低于右心室起搏组的患者(风险比0.74,95%可信区间0.60~0.90)。起搏器组和ICD组的结果相似。6.4%的患者发生了左心室导线相关并发症。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对于房室传导阻滞和NYHA Ⅰ、Ⅱ或Ⅲ级心力衰竭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双心室起搏优于传统的右心室起搏。
评述:BLOCK HF研究表明双心室起搏优于右心室起搏
对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人群,与右心室起搏器相比,使用双心室起搏器可改善预后。
BLOCK HF研究(Biventricular Versus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心衰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双心室起搏器与右心室起搏器的对照研究)入组了918例有植入起搏器适应症的患者。所有患者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NYHA心功能分级I、II或III级心力衰竭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再同步起搏器或者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植入,619例患者随机分组,接受标准右心室起搏或者双心室起搏器植入。平均随访期为37月。
主要终点为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需要静脉治疗的心衰或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15%;主要终点事件在右心室组中发生率为55.6%,而在双心室组中为45.8%。双心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主要终点事件显著低于右心室组患者(HR=0.74; 95% CI, 0.6-0.9)。在起搏器组和ICD组中,研究者发现了类似的结果。6%以上的患者经历过左心室导联相关的并发症。
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的Anne B. Curtis博士说,这些结果解决了一个临床问题,即LVEF异常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最佳起搏器模式的选择,这些患者没有现成的双心室起搏的指针。这些结果也增加了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用双心室起搏能保留心肌收缩功能的证据。
声明:该研究由美敦力公司赞助。参看全文以获取完整的研究者相关的财务披露。

Biventricular Pacing for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Systolic Dysfunction

来源:dx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