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于海鹏教授:介入治疗栓塞材料变迁史及微球粒径的选择

Tags: 栓塞材料   介入   微球粒径      作者:肿瘤资讯编辑部 更新:2018-02-02

2018年1月19-20日,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8年肿瘤介入研讨会于太原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为山西省首届肿瘤介入研讨会,会议期间我们邀请到天津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于海鹏教授为介入同仁们详细介绍了栓塞材料的变迁、微球粒径的选择、微球栓塞终点的选择以及载药微球(DC Bead)的应用价值。

栓塞材料的变化

于海鹏教授:栓塞材料是肿瘤介入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典的栓塞材料包括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等。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微球类栓塞剂的使用越来越多,微球类栓塞剂包括空白微球、载药微球、永久性栓塞微球及生物可降解性微球。相对其它疾病领域的栓塞治疗而言,肿瘤栓塞治疗进展很快。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调查,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使用微球栓塞剂的比例已达75%以上。虽然微球类栓塞剂的使用经验已很丰富,但未来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应引起肿瘤介入专家的关注。

微球粒径是否越小越好

于海鹏教授:在特定肿瘤、特定病例中,小直径的微球很有优势,如缺乏血供的结直肠癌乳腺癌肝转移,这类病例的发生率较高。目前国内使用的微球粒径以100-300μm居多去年英国最知名的载药微球生产商又注册了一个新的微球类型叫DC Bead M,其粒径为70-140μm,比市场上现有的微球粒径小一半以上,承载药物之后粒径会更小,专门用于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所以,在一定病种中,微球粒径越小,效果越好。但对于一些特殊病种,如子宫肌瘤,应用大直径的微球治疗疗效很好,副反应更低。因此需根据不同病种、不同病例的情况,选择不同粒径的微球。

微球栓塞终点的选择

于海鹏教授:如何选择栓塞终点这个问题,在学术和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就这一问题我也曾和国内外同道多次探讨。如何栓塞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度又无不足,目前暂未有统一标准,这里我浅谈下自己的观点。

栓塞最重要的是找到肿瘤的供血血管,然后最大程度地减少病灶组织的动脉血供,这是栓塞的最终目的。栓塞的终点,有人认为在造影时以对比剂流作为终点,有人认为以对比剂注射速度减慢作为终点,也有人认为以对比剂停滞且3-4个心跳周期作为终点。我个人认为每个患者病情不同、状态不同,栓塞终点应有区别,如巨块型肝癌血供非常丰富,首次治疗时减慢血流即可,这是出于第一次治疗的患者会不适应栓塞并发症的考虑,如发烧、疼痛,因此减少病灶部分血供即可;可于2-3周甚至1个月后再次栓塞以进一步控制病情。但对于肿瘤破裂性出血的急诊患者,因为危及生命,此时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行主干栓塞止血,只有短时间内阻断血流才可能挽救患者生命。所以对不同病情,甚至同一病例不同阶段,栓塞终点都可能有变化,也才更合乎患者实际情况,这也是个体化治疗或精准治疗的体现。

载药微球的优势

于海鹏教授:2016年国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载药微球和空白微球相比,二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相似。既然二者没有区别,为何还要使用比较昂贵的载药微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项研究,虽然是随机对照研究,循证级别比较高,但仍存在瑕疵,入组患者基线不对称,研究中的分期相对靠前但国内患者分期多为C/D期,入组病例数相对较少,这些不足势必会影响研究结果。如果患者分期较早,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都可取得相对较好的结果,对国内以C期为主的肝癌群体可参考性较小,这项研究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仍需要加入更多中国患者的数据,这样才更具客观性。

专家简介:



于海鹏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第十三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综合治疗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微创治疗分会常委

天津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委、天津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等

《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国肿瘤临床杂志》、《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医学研究杂志》审稿专家,《放射学实践》英文审稿

来源: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