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JACC:心室早搏相关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Tags: 心血管   早搏   心肌病   病理生理      作者:MedSci 更新:2018-12-15

心室早搏(PVC)相关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心律失常猪模型探究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本研究对35例猪进行了起搏器的植入,其中一组于右心尖接受了长达14周的二联律起搏(RVA PVC; n = 10),一组于右心尖接受了规律140下/min的起搏刺激(RVA-140; n = 10),5例为对照。为了检测异位搏动不同步的作用,又进一步分组,一组与右室游离壁接受了长达12周的二联律起搏(RVFW PVC; n = 5),一组于左室心外膜(LV Epi PVC; n = 5),一组于右心房(n=5)。14周后,RVA PVC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RVA-140组和对照组(p < 0.05),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幅度最大的是LV Epi PVC (65.2 ± 2.4% to 39.7 ± 3.0%; p < 0.01) 和RVFW PVC (66.1 ± 2.6% to 48.6 ± 2.7%; p < 0.01)。pRyR2, NCX-1, CaMKII-α和PLN蛋白水平在 LV Epi PVC组中明显增高,SERCA2a 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 < 0.05)。另外,异位搏动QRS持续时间越长和左室不同步程度越大与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越大呈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猪模型中,心室早搏引起的心肌病表现与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病不一样,心肌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流动力学紊乱程度呈相关性。

原始出处:
Tomos E et al.Left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Predicts the Cardiomyopathy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JACC.2018 Dec.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