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盘点:近期肠道菌群相关研究汇总

Tags: 肠道菌群      作者:MedSci 更新:2016-11-30

近年来,肠道菌群已成为科研界最为为火爆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研究深入,肠道微生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其在机体中的数量超过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肠道菌群对营养物质代谢、人体自身发育、免疫及疾病的发生等都非常重要。如今肠道菌群和肿瘤免疫疗法、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已然比肩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最热点。 本文梅斯医学小编为您汇总近期肠道菌群相关研究进展。

【1】Nature:终于知道减肥后体重不断反弹的原因了,与肠道微生物有关!

近日发表于Nature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可能在节食后体重反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已经找到了可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改变了的肠道微生物可减少对节食反应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芹黄素和柚皮素)的水平,而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是对健康大有益处的植物化合物。

另外,研究人员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减少干扰UCP-1 - a基因的表达,而这种基因在能量消耗或卡路里大量燃烧中发挥着作用。研究者猜测,可能这个过程导致体重反复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结果提示一种“后生物”治疗法,通过补充因节食丢失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会有效对抗节食后体重反弹。这种策略已证实在小鼠中有效,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这种策略是否对人类有效。

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发现了促进节食后体重反弹的可能的微生物因素,且表明以微生物为靶向的疗法可能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这种常见病。(文章详见--Nature:终于知道减肥后体重不断反弹的原因了,与肠道微生物有关!

【2】Cell子刊:饮食是怎样通过肠道微生物塑造你的身体的?

近日,一项来自威斯康星大学小鼠研究表明,微生物通过作用于组蛋白的代谢产物实施与宿主的交流,从而影响基因转录,这一过程不仅发生在结肠,而且在身体其他部分的组织中也存在。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11月23日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比较了无菌小鼠与那些携带活性肠道微生物的小鼠,发现肠道微生物群改变了宿主几个组织的表观基因组。然后他们将正常饮食的小鼠与西式饮食(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含量低,脂肪和单糖含量高)的小鼠进行比较。与此前报道研究一致,正常饮食的小鼠的肠道菌群与西式饮食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不同。

研究人员表示,当宿主消耗富含复杂植物多糖(如纤维)的饮食时,由于这种多糖不易被人类细胞吸收,因此肠道微生物就有更多的食物。

此外,他们发现西式饮食的小鼠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水平比健康饮食的小鼠较低。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主要通过纤维的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物——短链脂肪酸乙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可能影响着他们在小鼠组织中观察到的一些表观遗传学变化。(文章详见--Cell子刊:饮食是怎样通过肠道微生物塑造你的身体的?

【3】Molecular Cell:吃肉还是吃素?这可影响肠道菌群改变宿主基因表达

近日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项新的研究通过揭示基于不同的饮食肠道微生物可改变宿主基因表达进一步证实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Molecular Cell。

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两种不同的饮食来喂养小鼠,分别是富含植物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模仿人类饮食中含有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和其他简单的高糖和高脂肪食物(模仿西方饮食)。

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小部分的短链脂肪酸(肠道细菌分解植物时所产生的营养物质)通过表观基因组与宿主动物的细胞进行沟通。

结果发现,短链脂肪酸补充剂恢复了如摄入富含植物饮食的正常小鼠的表观遗传变化。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发现有助于表明植物性饮食所产生的三种短链脂肪酸是与宿主细胞交流的主要通讯者。此外,研究人员还指出,虽然富含脂肪和糖的西方饮食似乎更容易消化,但是它们并不一定是肠道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来源,使得肠道菌群的种类减少,与宿主细胞的交流也减少。

最后他们总结道,该研究发现为了解饮食、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见解。(文章详见--Molecular Cell:吃肉还是吃素?这可影响肠道菌群改变宿主基因表达

【4】Nat Med:肠道菌能缓解中风?

研究人员先用一组抗生素处理小鼠,两周后再诱导小鼠发生缺血性中风。这些小鼠中风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未接触抗生素的小鼠,中风损伤小60%。研究显示,肠道菌并非通过化学途径与大脑互作,而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行为。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环境会指挥那里的免疫细胞保护大脑,在脑膜指导中风应答,减弱中风的威力。  

“我们这项研究为人们展示了大脑与肠道的新关联,”Weill Cornell医学院的副教授Josef Anrather说。“有望改变人们对中风及其风险的认知。”  

研究人员指出,改变肠道菌的组成将成为预防中风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中风高危人群,比如心脏经过手术或脑血管存在堵塞的患者。“饮食干预比使用药物更容易,而且对肠道菌组成的影响最大,”Dr. Anrather说。  (文章详见--Nat Med:肠道菌能缓解中风?

【5】PNAS:北大年轻教授解析肠道病原微生物新机制

北京大学,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proteomics reveal distinct chaperone–client interactions in supporting bacterial acid resistance”的文章,利用新开发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CAPP-DIGE,揭示了细菌抗酸伴侣蛋白的独特底物。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教授,陈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深造,导师为生物有机化学家何川教授。2009年归国,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2015年《人民日报》以“海外学成毅然回国,5年时间成长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系教授——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为题,对陈鹏教授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研究结果表明,HdeA与HdeB在活细胞条件下对底物蛋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这种差异性来源于二者对酸刺激的不同响应,使得HdeA和HdeB分别保护了对酸刺激耐受性不同的底物蛋白组。在酸回复过程中,他们发现底物在被分子伴侣释放时也是受pH调控的,且这种pH 调控的底物释放过程保证了底物在酸回复过程中的有效重折叠。(文章详见--PNAS:北大年轻教授解析肠道病原微生物新机制

【6】Diabetes Care:二甲双胍是如何改变肠道菌群的?

最近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糖代谢的作用可能是微生物介导的。我们研究了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推测,二甲双胍与能产生高水平的短链脂肪酸(SCFA)和粘蛋白降解的菌群有关。

研究纳入459例患者,目前的分析集中在28名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中,其中14例服用二甲双胍,还有84例患者没有糖尿病,在性别、年龄和BMI上与糖尿病患者匹配。

我们测量了人口信息、人体测量学、血液生化指标,收集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

我们发现二甲双胍可以影响糖尿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与非糖尿病参与者比较,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其某种肠道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粘蛋白降解的微生物群、一些产生SCFAs的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较高,如丁酸弧菌属、双歧杆菌、巨型球菌属等。与非糖尿病参与者比较,没有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其Clostridiaceae 02d06和独特的普氏菌的相对丰度较高,而酪黄肠球菌的相对丰度较低。

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假设,二甲双胍通过粘蛋白降解以及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富集,改变了肠道菌群。未来的研究是必要的,以确定这些变化是否介导了二甲双胍的降糖和抗炎性能。(文章详见--Diabetes Care:二甲双胍是如何改变肠道菌群的?

【7】Am J Gastroenterol:视频饮食教育能改善肠道准备质量吗?

门诊结肠镜检查(CLS)能否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患者的肠道准备情况。虽然CLS之前服用导泻剂可以提高肠道准备质量,但没有研究评估CLS之前饮食教育对CLS质量的影响。

我们创立了CLS之前的饮食教育视频,调查这项措施能否改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

这项前瞻性随机试验使用聚乙二醇基进行肠道准备。然后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无干预组。干预为4分钟的教育视频,详细说明了明确的液体饮食限制。视频组患者在CLS前48-72 h观看视频。

肠道准备质量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得分(BBPS)来评判,BBPS总分 ≥6,所有分段得分 ≥2定义为肠道准备充分。 

研究纳入了92例患者(视频组: n=42;对照组: n=5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数据显示,视频组和对照组在CLS之前肠道充分准备方面也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表明,视频饮食教育对于改善CLS之前的肠道准备质量是不够的。(文章详见--Am J Gastroenterol:视频饮食教育能改善肠道准备质量吗?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