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别再被坑!超1000个牌子保健品含危险药物成分

Tags: 保健品      作者:凌武娟(编译) 更新:2018-10-1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保健品成为男女老少美容、保健的“必备之物”,但到处充斥的保健品广告,却让人难辨真假。有些人吃了保健品,好像作用不大,也并没什么害处,因此许多人存着侥幸心理,大胆服用保健品。但是情况果真如此吗?市场上保健品琳琅满目,我们如何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保健品的国际区别

保健品只是我们国人的叫法,美国叫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欧盟称之为食品补充剂(Food Supplememt)。还有我们经常听到的膳食营养补充剂、营养素补充剂等,它们都有何区别?

膳食营养补充剂是针对我国营养补益产业的实际情况,由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委托行业研究机构经过长期的调研形成的一个行业概念。在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是横跨了保健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的产品集,可以根据规定在产品标签中声称“辅助降血脂”、“祛黄褐斑”等27种功能。

膳食补充剂,与膳食营养补充剂仅两字之差,指的是一类区别于普通食品和药品的第三类产品,是一种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可包含一种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草本或其他植物成分、氨基酸等或以上成分的浓缩品、提取物。美国规定这类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标注“Dietary Supplement”,可以丸剂、胶囊、片剂或液态等形式口服,但不能替代普通食品。

保健食品即通俗所说的保健品。2005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保健食品的定义为: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营养素补充剂是我国保健食品中的一个类别,根据《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规定: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主要存在这两大问题&误解:

1. 假冒伪劣,吹嘘功效进行“诈骗”牟利

2018年9月参考消息网报道,台媒称大陆保健品市场从2002年的44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37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0%,全球占比达到16%,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场。老年人是保健品的一大消费者。中国保健协会2018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使用过保健品的老年人超过65%。因此老年人成为了最主要的“受骗者”。据新华社2018年10月15日报道,一名记者暗访一家保健品店,发现销售方打着弘扬传统文化、传统孝道等旗号给老年人讲课、洗脑,把成本低廉的普通食品“包装”成能治百病的保健品进行高价推销,牟取暴利,并对老人连哄带吓,其中有人5天花掉8900元。

除老年人外,针对女性的美容、抗衰老相关保健品实则也存在“欺骗性”。例如口服胶原蛋白。早在2013年,微博名“烧伤超人阿宝”在微博上对口服胶原蛋白提出了质疑:任何一个上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知道,所有的蛋白经过口服进入肠道内,最后会分解成氨基酸,不管是从胶原蛋白里来的,还是从鸡蛋里来的,不会起到胶原蛋白的作用。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医师王兴国曾对媒体说过,想要直接给人体补充某种特定的蛋白质,只有采取注射的方式。

2. 保健品能治病?能否含有药物成分?

根据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可看出,保健品没有治疗疾病的功效。那些认为保健品能治病的人该醒醒了。而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食品、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因此,保健品是绝对不能含有药物成分。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查获31种假冒保健品并涉嫌违法添加药物成分。

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有类似发生。近日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卫生相关部门发布了700多份关于市场上膳食补充剂中含有未经批准、具有潜在危险药物成分的警告。FDA发现,98%的产品都没有在标签上注明这些药物成分。

该研究作者、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Pieter Cohen表示,“在2009年,可能有不到150个品牌的补充剂含有药物成分,但现在有超过1000个品牌的补充剂含有活性药物。”该研究小组表示,此类事件每年导致美国大约2.3万次急诊和2000次住院治疗。

研究人员发现,在FDA关于增强性欲补充剂的警告中近一半含有西地那非(俗称伟哥)。而作为一种食欲抑制剂,由于具有造成血管疾病风险,西布曲明在2010年从市场上撤下,但是该研究发现美国近85%的减肥类膳食补充剂中含有西布曲明。

如何辨别保健品真假,防止上当受骗?

1. 多看

看批准文号:一般正规的保健品都会有“国食健字”等批准文号。

看“小蓝帽”标志:“小蓝帽”标志是通过国家卫生部门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特有的标志。

看GMP认证标志:GMP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医药企业良好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GMP认证是我国药品和保健品生产的强制项目。

看成分表:保健品的配方成分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此外还需要查看卫生许可证号、生产厂家、咨询电话、防伪标识等。具有以上这些信息是保健品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2. 别把保健品当药品

FDA曾明确警告:膳食补充剂(保健品)不能替代任何药物,不论是非处方药还是处方药,也不应将其视为治疗或预防疾病的方法。

保健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对于生理机能正常,想要维护健康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人来说,保健品只是一种营养补充剂,而对于生理机能失常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保健品只是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保健品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切勿将保健品当药品来治疗疾病,也勿听信他人关于保健品治疗疾病的“谣言”。

此外,按照相关规定,一种保健品不能申报两种以上的功能,那种宣称能全方面保健或包治百病的宣传切勿相信。同时要注意保健品可能含非法添加的药物成分。

3. 确定是否需要服用保健品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服用保健品,保健品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处于缺氧环境者、中老年人;而少年儿童、孕妇等一般不是保健品适用人群。

通常来说,生活规律,饮食合理,营养平衡的人不用服用保健品。目前,国家政府部门审批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7种保健功能: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和油分)、改善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润肠通便、对黏膜有辅助保护作用)。除这些功能外,生产厂家宣称的其他任何功能都不是经过政府部门审批的。因此,在购买或使用保健品之前,要弄清楚自己所需,如不需要,能不用保健品则不用,必要时需征求医生意见。

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 (MASI)

参考资料:

1. 台媒:大陆居民收入提高 保健品市场全球仅次美国(参考消息网)

2. 5天花掉8900元,宣称有药物疗效实乃普通食品——记者暗访揭秘老年人保健品会销骗局(新华网)

3. 一个骗子的自白:我是怎么一步步掏空老人钱包的!(新浪网)

4. 专家:胶原蛋白产品皮肤无法直接吸收(中国广播网)

5. 31种假冒保健食品并涉嫌违法添加药物成分(中国食品科技网)

6. Many supplements contain unapproved, dangerous ingredients: study(Medical Express)

来源:健康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