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我国亟需建立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疼痛病学”

Tags: 疼痛病学   二级学科   临床医学      作者:刘延青 更新:2018-11-05


刘延青

回顾我国疼痛学科发展的历程,主要的标志性事件如下:

1989年,我国疼痛医学的奠基人——韩济生院士倡导并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IASP)中国分会,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有了疼痛学科的专业学术团体。

1992年,这一学术团体正式并入中华医学会系列,成立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2007年,在韩济生院士等疼痛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27号文件,要求在医疗机构建立临床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

从此,我国各级医院纷纷成立了疼痛科,目前我国已有超过半数的医疗机构成立了独立建制的疼痛科,还有很多医院虽然还没有正式成立疼痛科,但也开设了疼痛门诊。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首次在临床专科中加人了疼痛科,同时初步界定了疼痛科的诊疗范围和关键治疗技术。我国疼痛学科已经逐步走向了专科化道路,现与其他临床科室一样,也有了专科(疼痛科)、专病(慢性疼痛性疾病)和专科医师(疼痛科医师)。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6月18日正式公布了最新国际疾病分类(ICD)第11次修订(ICD-11)的网络预览版。在ICD-11的修订过程中, IASP成立了以疼痛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领域专家领衔的“ICD-11慢性疼痛分类工作组”,经过数年的反复论证,为ICD-11制定了一套实用的慢性疼痛分类方法,并被ICD-11修订专家组采纳。这一分类方法尤其得到了中国疼痛科专家的一致赞同。在IASP组织的慢性疼痛分类网络测试阶段,我国疼痛科专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在ICD-11预览版中,慢性疼痛性疾病首次有了独立的分类编码:慢性疼痛(chronic pain,编码MG30),分为慢性原发性疼痛(chronic primary pain,编码MG30.0)、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hronic cancerrelated pain,编码MG30.1)、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or post traumatic pain,编码MG30.2)、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chronic secondary musculoskeletal pain,编码MG30.3)、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in,编码MG30.4)、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chronic neuropathic pain,编码MG30.5)、慢性继发性头痛或颌面痛(编码MG30.6),共七大类。每大类又有更加详细的划分,每个疾病均有明确的定义以及诊断标准。

ICD-11为界定疼痛科的诊疗范围提供了依据,从此疼痛科有了专门的疾病分类,正式明确了疾病谱,使疼痛科医师有章可循,实现了“专科治专病”的现代医疗模式。ICD-11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分类比我国《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界定的疼痛科的诊疗疾病范围更广、更系统,同时也为我国疼痛专科划分亚专业提供了参考。

建立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疼痛病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临床医学专科通常称为“XX病学”,如神经病学、皮肤病学、精神病学、风湿病学、传染病学等。但疼痛科还没有一个专有“学科名词”来命名。如果继续沿用疼痛医学(Pain Medicine)来命名临床疼痛学科又不太合适,因为疼痛医学的外延很大,包含了与疼痛研究和治疗相关的所有学科。张立生教授等曾主张创造一个英文新名词“Pianology-疼痛学”来命名这门新学科。但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疼痛治疗学的先驱——John Bonica就曾提出使用“Algology”这一专有名词。“Algos”是古希腊词汇,与“Pain”意思相同。现在希腊和土耳其的疼痛学会(IASP的分会)的名称以及疼痛科的名称分别使用“Society of Algology”和“Department of Algology”。维基百科对“Algology”的解释是“medical treatment of pain”——“疼痛治疗”。

世界著名教育网站

Softschools(将“Algology”定义为治疗疼痛的医学专科“Thestudy of medical treatment of pain isknown as algology. Algology is a superfocusedsubsection of medicine that issolely about pain”。继Bonica提出“Chronic pain... must be considereda disease state of its own”之后,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因此,我们认为将“Algology”翻译成中文“疼痛病学”,并以此来命名疼痛专科是合适的,也符合中国疼痛科发展实际情况。特此提出此名词供疼痛学界同道讨论。疼痛病学应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模式要求专病必须有专科。医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临床专科的成立一定伴随着相应的专科医学教育。如果疼痛专科成立后缺乏专科教育,这必然会大大限制疼痛科的发展。目前,我国疼痛科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即疼痛科还无法开展独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疼痛专科医师培训,疼痛科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中增加一个二级学科——“疼痛病学”。因此,推动建立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疼痛病学”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在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开设疼痛病学这一专业课程,为培养疼痛专科未来人才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将疼痛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式纳入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进一步加快我国疼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促进疼痛学科的发展。ICD-11的正式公布也为我国建立临床二级学科——“疼痛病学”奠定了基础。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近期已向国家医学教育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建议临床医学建立二级学科——“疼痛病学”。我国建立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疼痛病学”的条件基本成熟。

为了更快地促进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疼痛病学”的建立,目前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组织临床疼痛专家及中国教育协会专家共同筹组成立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疼痛病学专家委员会,并积极开展相关准备工作,以获得国家相关机构的批准。全国同道对此也倍感兴奋,决心为尽早建立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疼痛病学”而继续努力奋斗!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