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中印糖尿病大会]糖尿病为何“偏爱”亚洲人群?

Tags: 糖尿病   亚洲人群   中印糖尿病大会      作者:申静 更新:2012-08-16

       2012年7月20-22日,第三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论坛暨中印糖尿病大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两个糖尿病大国,300余名中、印糖尿病专家共聚一堂,就严峻的糖尿病防治形势和抗击糖尿病取得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

       中国和印度是全球两个糖尿病大国,这两个国家又恰巧都位于亚洲。与其他地区人群相比,为何糖尿病“偏爱”亚洲人群?亚洲人群的生活方式和亚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糖尿病流行之间有何关联?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以中国人群为例,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详细解答。

       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剧变

       翁教授回顾了近十多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情况,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相似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GDP升高),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经济发展促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日益西化,以西式快餐的代表肯德基为例,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在2010年增至3000家。

       此外,随着代步工具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中国人的日常活动量也有所减少,逐渐变为以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
西方的生活方式促进超重和肥胖在中国日益流行,按照中国标准[超重为体质指数(BMI)处于24~28 kg/m2,肥胖为BMI大于28 kg/m2]定义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从1992年的16.4%和3.3%攀升至2008年的29.3%和10.8%。

       饮食结构差异增加糖尿病风险

       与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的西方饮食结构不同,中国人群主要从碳水化合物(56%)中获取能量,而大米(41%)和小麦(49%)又占据了其中绝对重要的地位,看似健康的中式饮食其实暗藏危险,正如2012年3月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进食白米会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相对风险为1.27),这一风险增加在亚洲人群中尤其显著(相对风险为1.55),且白米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剂量-效应关系。

       糖尿病临床特征中西有别

       与西方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加索人为例)相比,亚洲患者的疾病特征有许多不同之处。

       血糖异常的分布情况  亚洲患者孤立性餐后血糖升高更常见(45%对35%),其在中国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图1)。

 
       糖尿病发病年龄  中国人发病相对年轻,中年人(45~64岁)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美国。

       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  中国(25.6 kg/m2)和日本(23.1 kg/m2)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与美国(33 kg/m2)和英国(28 kg/m2)患者有较大差距。

       口服葡萄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反应  无论处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IGT)还是糖尿病状态,日本人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低于高加索人(图2),这提示不同种族人群β细胞功能有差异。
图2 高加索人和日本人对口服葡萄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反应不同
 
翁教授认为,遏制亚洲人群糖尿病流行形势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和血糖达标治疗,唯有遵循上述综合防治模式,才能让亚洲人群远离糖尿病困扰。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