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震惊!给熟人看病反而被打被骂!BMJ发布最新指南:医生尽量不要给熟人、同学、朋友看病!超7成患者都想找熟人看病,咋办?

Tags:    作者:梅斯医学 更新:2023-12-05

帮高中同学看病,

最终反而被打被骂,

吃力不讨好,何必呢?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观念:看病,那必须得找熟人啊!但是近期医生反馈了一件事情,希望我们能深有感悟,引以为戒。

12月1日,广西一名医生反馈表示:“太气愤了,我的一位高中同学骂了我,还对我动手了!我感觉太荒唐了!他父亲一年前脑梗住进我们医院,拜托我给点关照,我顾念他是我高中同学,所以就比较照顾他们,所有检查都是我带着去做的,他们不方便的地方,我都会帮忙,他们在神经内科住了20天院,我还买了水果送到病房。岂料出了院后他立马翻脸不认人,从来没跟我说过一声谢谢,我心想,不说谢谢就不说呗,咱也不图人家啥,完全就是为了当初一起高考、一起奋斗的同窗情谊。前几天,我这位高中同学来慢病门诊找我开药,总共四种药,包括硝苯地平缓释片、波立维、瑞舒伐他汀钙片、丁苯酞胶囊。他说自费太贵,要从慢病门诊开,开口就要求我给他开5个月的药,我说丁苯酞慢病门诊开不了,其它药最多只能开3个月的,开5个月的话,领导知道了,我会受处分。”

“他不依不饶,说我不讲同学情面,怎么开不了?别人能开为啥我开不了?等等。我说别人能开,你找别人去。于是他生气了,骂我骂的很难听。我真是太伤心了,我把他当同学,他把我当工具人,以后我绝不会再给任何同学和熟人看病,吃力不讨好!

看到这个反馈,同样作为医生,笔者猛然想到了去年我们安徽蚌埠发生的一件事。

2022年4月1日,安徽省卫健委公布了一例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的处理结果:吊销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刘某某的执业证书,该医院被罚4万元 。                                                    

图片

事情还得从2021年说起。2021年5月2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刘某某帮老熟人看病,没有按照正常的就诊流程、未经流行病学调查便接诊患者,为其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         

因为患者是熟人,为了帮助朋友省钱,刘某某便未进行术前检查,也未曾让患者签署术前同意书,患者的门诊就诊情况、手术情况等均未进行记录。

然后悲剧便发生了,由于刘某某的这次手术不符合程序,造成患者子宫穿孔、小肠穿孔,最终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直至衰竭。2021年8月21日,患者被宣布死亡。

事发后,家属将医院告上了法庭,作为当事医生,刘某某也付出了惨痛代价。

2021年12月5日,安徽省医学会鉴定得出结果: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处罚结果: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警告、罚款人民币40000元;刘某某,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多么惨痛的教训,帮熟人看病,碍于情面,对于熟人的很多不合规的要求,医生往往会被迫接受,例如:不挂号直接在医院帮助熟人看病帮熟人省钱不做检查免费给熟人拍片子因为是熟人觉得没必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帮熟人多开药帮熟人看病后朋友送礼答谢,以为不违规,就收了礼物帮熟人看病,全程不写医疗文书,等等。

这些行为看似是顾着情面,方便了朋友,实则危险重重,稍不注意就要触犯法律。请同行们记住,虽然他们是熟人,但充当的第一个角色是患者!当熟人成为患者后,一些看不见的风险早已在背后张牙舞爪。

须知,有着熟人身份的患者并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患者,当普通的医患关系夹杂着亲情、友情等人情关系时,一些常规的诊疗判断可能就会失真,一旦出现医疗风险和事故,或者触碰到了利益,任何“朋友”关系都不堪一击。

看病过于注重人情关系

超七成患者希望通过熟人就医

唉,中国人看病太看重人情关系了。当我们成为医生后,我们就成了朋友圈中被动联系最为频繁的那个人。什么丈母娘的糖尿病、舅姥爷的脑梗塞、大姑奶的风湿病,不管符不符合你的专业,统统都有熟人想要托关系找你看病,想要你为他们提供方便,一句话来描述心情:真是烦死了!你要是拒绝,他们就会说你看不起穷亲戚了之类的话。

熟人看病,给人添忧,我们也可以从一些研究中窥伺端倪。一项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受访的 119 名门诊住院患者中,69 名有过直接或间接托人看病的经历,其中 56 名有过不止一次托人看病的经历。

吉林大学屈英和教授在另一项研究中抽样调查了 200 名临床医生和 500 名患者,问卷结果显示,通过找关系就医是患者的首选。9.3%的人每次就医都找关系,45.6%有时会找关系,15.7%想找关系但找不着,从不找关系的患者仅占 29.4%。也就是说,超七成患者希望通过熟人就医。

除了我国,国外也有相关研究。德国一项囊括了1643 名外科医生的研究显示,有 77.6% 的外科医生曾经为朋友或亲戚做过手术。另一项针对德国北莱茵地区全科医生的调查显示,受访的 393 名医生中有 96.7% 的医生表示在过去 12 个月中至少治疗了一名家庭成员。

美国也有相关研究。2010 年,在一项对美国 1086 名儿科医生进行的调查中,四分之三的人表示,他们曾被要求为亲属开具处方药;51% 的人曾被配偶要求开具处方药。其中,还有近一半的受访者曾为自己开过处方。

BMJ发布最新指南

医生尽量不要给熟人、同学、朋友看病

关于要不要给熟人看病,2023年11月27日,BMJ发布了一份指南,希望能给医生们提供一些参考。

图片

该指南援引 (Good medical practice 《优质医疗》)指南中相关的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医生工作的原则、价值观和标准。总结为一句话即为:医生应尽可能地不向熟人提供医疗服务,应由其他医生进行诊疗。

该文章指出,医生经常会遇到熟人希望咨询病情的情况,一般可分为工作中的正式问诊工作外的非正式沟通。医生在为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提供医疗服务时可能会面临困难。

在正式问诊中,患者可能难以公开、坦诚地谈论其病史和治疗史,而医生可能会面临提供特定治疗的压力(例如倾向于不做直肠检查)潜意识地关注好的迹象而忽略不好的证据,或是难以足够客观地看待患者的关键需求。

在工作外情境中,医生往往也很难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或拿到其病历档案。尽管有的医生觉得自己不会受到患者身份的影响,但这可能只是医学专业人士的一种心理错觉,医生应考虑与患者的关系对其专业判断和决策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权衡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职业责任。

最后,该指南表示,纵观许许多多的的案例,在没有其他医疗资源可用的情况下,指南并不禁止医生为熟人进行治疗;但医生应该谨慎、仔细考虑风险,尽量寻求满足患者需求的可替代方案。

同时,指南还对医生们提出建议:如果不得不给熟人看病,请务必保留详细的问诊、治疗记录,请把熟人当成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人来看待,尽量减少熟人给诊疗带来的影响。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