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J Gastroen Hepatol:结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出血因素研究

Tags: 结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息肉   溃疡      作者:zhangfan 更新:2017-10-22

出血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EMR)最常见的不良事件。近日研究人员根据EMR后溃疡状态评估了结肠EMR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延迟息肉出血的危险因素(DPPB)。

研究人员收集结肠息肉直径5mm患者的医疗记录、电子病历与内窥镜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溃疡暴露血管可分为进行切割或未切割血管。EMR伤后的凝血损伤分为1-3级。

505名患者以及728个息肉标本参与研究。溃疡状态评估发现了416例血管暴露,包括11例切割血管以及405例未切割血管。依据凝血损伤,1-3级损伤患者分别有113例 (15.5%), 443例 (60.9%)和172 例(23.6%)。20名患者 (2.7%)发生延迟息肉出血,多因素分析显示,> 10 mm息肉(OR,3.354;95% CI,1.229–9.154)、切开的血管(OR,18.913;95% CI,3.106–115.187)以及 3级凝血损伤(OR,16.796;95% CI, 2.825–154.556) 与DPPB相关。

血管切割、严重凝血性损伤以及息肉大小是导致延迟息肉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认为术后溃疡检查和预防性止血,可提高结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原始出处:

Gwang-Un Ki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ulcer status and the risk of delayed bleeding after th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f colon. J Gastroen Hepatol. 10 October 20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