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Circulation:复旦大学黄荷凤等团队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加剧心血管炎症并加重缺血性心脏损伤

Tags: 多囊卵巢综合征   心血管炎症   缺血性心脏损伤      作者:iNature 更新:2023-11-13

减少妇女心血管疾病负担仍然具有挑战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与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和程度增加有关。然而,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女性心脏健康的机制尚不清楚。

2023年11月8日,复旦大学黄荷凤、吴琰婷、金丽及上海交通大学Zhao Yichao共同通讯在Circulation在线发表题为“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Fuels Cardiovascular Inflammation and Aggravates Ischemic Cardiac Inju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加剧心血管炎症并加重缺血性心脏损伤。转录组学分析和免疫染色显示PCOS小鼠的心脏具有巨噬细胞积累增加的特征。异种共生研究表明,由于循环Ly6C+单核细胞供应增强,PCOS小鼠心脏中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PCOS小鼠脾脏Ly6C+单核细胞输出量显著增加,与脾脏造血祖细胞和交感神经张力升高有关。

与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一种交感神经递质)水平和脾脏大小持续增加,且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循环CD14++CD16 -单核细胞计数显著相关。与未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动物相比,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和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明显加剧。PCOS小鼠条件性Vcam1沉默可显著抑制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炎症并改善心肌损伤。该研究记录了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影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机制。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促进心肌巨噬细胞积聚和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因为脾骨髓生成增强。

图片

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结局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对女性CAD进行干预后出现了更糟糕的结果,缺乏针对性的管理策略,部分原因是对潜在机制的理解不完全。除了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外,某些危险因素是女性特有的,包括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和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如过早绝经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不良妊娠结局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的充分研究导致了产后妇女辅助心脏保护策略的提出女性生殖内分泌失调和CAD风险之间的关系已经确立,尽管还不太清楚。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至少有以下2种表现:多囊卵巢、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卵巢功能,可导致不孕,随后成为CAD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女性冠心病患病率增加有关。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与CAD女性更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包括胰岛素抵抗、肥胖和血脂异常,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CAD风险增加的假设可能归因于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在调整体重指数(BMI)或葡萄糖代谢指标后,多囊卵巢综合征仍与心脏损伤和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这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冠心病风险增加可能与非代谢因素有关。然而,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女性心脏健康有害影响的非代谢机制仍未得到充分探讨。

图片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心血管的负面影响(图源自Circulation 

该研究记录了PCOS(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通过与代谢异常无关的机制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先前未被认识的机制。首先,小鼠的无偏倚全基因组RNA-seq分析和免疫染色表明,PCOS心脏的特征是巨噬细胞积聚增加。其次,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心脏巨噬细胞丰度可归因于交感神经激活引起的脾单核细胞增生增加,导致单核细胞供应和浸润过多。

PCOS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持续升高,脾脏体积增大,且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炎症单核细胞计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第三,PCOS通过增加组织免疫浸润使动物模型更易发生心肌梗死后的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第四,在PCOS小鼠中,通过条件敲除Vcam1来抑制脾骨髓生成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该研究为PCOS介导的对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有害影响提供了新的机制见解。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5827

来源:iNatur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