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2018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紧跟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 落实乳腺癌伴随疾病管理指南

Tags: 健康管理   生存期   芳香化酶抑制剂      作者:Aries 更新:2018-03-25

3月24日,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辉瑞中国支持的“2018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第二届乳腺癌两全管理首席专家论坛”在京召开。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内百余位肿瘤诊疗领域及心血管、骨科、内分泌、精神健康等跨领域专家共同出席,围绕肿瘤预防筛查、规范化诊疗、跨学科管理等多方面话题深入探讨,共同倡议肿瘤“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提升患者预后及整体健康水平。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习近平主席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在健康中国计划中,提升早期肿瘤患者长期健康生存率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工作任务。

乳腺癌作为肿瘤中具有代表性的慢病,从2005年起开始多学科诊疗(MDT),到2010年建立乳腺癌全程管理的概念。得益于此,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85%(中国85%,美国91%)。然而伴随着乳腺癌生存率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显着延长,更多患者进入到漫长的慢病期,因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或者乳腺癌患者本身由于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变化导致的伴随疾病(如:乳腺癌患者血脂异常问题,乳腺癌患者精神健康及依从性问题,乳腺癌患者骨松问题等)逐渐凸显,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转化为疾病复发或引发死亡风险。在此背景下,由卫计委、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等共同指导,百余位乳腺癌、心血管、骨科、内分泌、妇科、中医和精神健康等跨领域专家共同协作的全球首部《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应运而生,并于2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指南定稿顾问会。

徐兵河教授首先指出,目前国内仍缺乏恶性肿瘤的全方位管理指南,《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的制定是今年的“大事件”。

乳腺癌的全周期、全方位管理具体围绕

全周期:

1. 癌前周期:面向健康人群,关注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实现预防与早诊早治。

2. 癌症治疗周期:面向患癌人群,以癌症治愈为核心,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

3. 康复周期:面向慢病康复人群,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跨学科健康管理。

全方位:

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关注患者的健康,尤其是慢病周期患者,高度关注由乳腺癌治疗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的心血管事件、骨折风险、精神健康、抗肿瘤维持治疗依从性、年轻患者的生育困扰等问题。

按照分级诊疗原则,通过急慢分治、多学科全程规范治疗、跨学科全方位健康管理,构建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


郑莹教授:乳腺癌伴随疾病增加癌症死亡风险,长期管理面临挑战

随后,中国乳腺癌委员会筛查组组长郑莹教授为我们带来,中国乳腺癌发病情况、生存预后、随访数据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发达国家的增长趋势却在减缓。目前中国的随访资料主要来自医疗资源充足的地区,代表性较差,从表面看情况比较乐观,但实际情况可能较严峻。如中国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城市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达77.8%,而农村地区患者的生存率只有55.9%。因为缺乏全国完整的随访资料,难以客观准确地评估国内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此外,据文献资料显示中国患者就诊时的情况较欧美国家的复杂,中国患者更年轻、肿瘤体积更大、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分期更晚等问题,均导致国内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差于美国患者,而且给临床医师对病人的长期管理带来了挑战。

随着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率增长,生存期延长,大家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观念也有了极大的转变。以前主要是着重控制复发转移,降低乳腺癌相关死亡风险,现在我们还重视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第二原发肿瘤、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相关死亡等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规范的治疗,还需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及其他伴随疾病的诊疗。

近年来对乳腺癌患者伴随疾病的研究和管理愈发重视,很多国外资料表明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均与癌症发生及死亡风险相关,但国内仍欠缺相关较完善的数据。2001年上海启动了一个5000人的乳腺癌长期观察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伴发慢性疾病问题在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如高血压发病率为22.4%,慢性胃肠道疾病14%,糖尿病6.2%,其他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中风等。这些慢性伴发疾病与年龄、体重、放化疗等因素相关,有些伴发疾病如糖尿病被公认是增加总体死亡率的风险因素。此外,对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有利于改善预后。有研究显示,生活方式的改善除了降低乳腺癌死亡及复发风险也降低伴发病的死亡风险。我国已发布中国乳腺癌生活方式指南,主要针对患者治疗后饮食、锻炼等方面做出指导,旨在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伴发疾病与生活方式存在很多重叠的方面,规范的临床诊疗及适时的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均不可缺。今年的会议结果将会影响全国乳腺癌领域医生的临床实践,与患者共同努力,携手降低患者的疾病负担。


马飞教授:乳腺癌伴随疾病管理意义重大,骨安全、精神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早在2006年,WHO已指出癌症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病。此次管理大会召开是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目标早日实现。

随着我国乳腺癌诊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伴随疾病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来自台湾的数据显示,血压、血脂、心率、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相关的标志物均与乳腺癌的发病及死亡风险显着相关。在患有肿瘤的前提下,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这些慢性疾病的有效规范管理,既可以延长患者抗肿瘤治疗的PFS,控制慢性疾病,还可以改善整体预后。在骨安全方面,由于患者年龄和体重、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等因素均可导致乳腺癌患者发生骨安全事件,特别是对于绝经后患者该问题尤其突出。让人欣慰的是,该问题在国内早已引起重视,并在几年前已颁布“绝经后早期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相关的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重视骨密度的检测即骨折风险的评估,指导骨折疏松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在心理问题方面,很多肿瘤患者均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而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现状尤其严重。研究显示,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善长期的生存质量及抑郁状态,显着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

随着我国乳腺癌诊疗技术的进步,治疗效果的改善,我们的管理理念也应随之改变。乳腺癌伴随疾病的研究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早期乳腺癌分级诊疗体系的形成,结合各级医生的资源,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相关多学科发展和多学科体系的建设。再者还会促进乳腺癌伴随疾病管理体系的建立,帮助基层医院对这些伴随疾病的长期管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甚至整体治疗效果,完整的随访数据,助力乳腺癌的科学研究。我们以乳腺癌伴随疾病为试点,进一步推动我国肿瘤伴随疾病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使我国肿瘤整体诊疗效果更上一层楼,为最终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作出贡献。

张宇辉教授:乳腺癌患者伴随心血管及血脂异常的管理

心血管疾病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这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长期预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与对照人群比较,乳腺癌患者有着更为显着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血管疾病事件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死于心血管疾病事件比例是高于死于癌症本身。特别是对于I、II期乳腺癌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比例较高的;而对于III期患者,死于肿瘤本身的比例更高。

有研究显示伴有血糖、血脂、血压高、腰围大等代谢综合征的乳腺癌人群死亡风险更高。高胆固醇饮食是诱发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绝经后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反过来会诱发血脂异常。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占整个乳腺癌人群的60-75%,内分泌治疗已成为绝经后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雌激素水平会进一步降低,因此血脂异常在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常常见。据统计,近60%的患者会出现血脂异常,而高达30%的患者可能没有进行规范的的监测和管理。另外,血脂水平的异常升高还会增加肿瘤的复发风险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此应重视乳腺癌患者的血脂管理。首先,在选择内分泌治疗药物方面可先考虑对血脂影响较小的方案。另外还需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和干预,高血脂患者给予降脂治疗。其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意义重大。不同内分泌药物对血脂影响不同,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而对低密度脂蛋白没有不良影响,而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则会升高血脂水平。

根据“2016年血脂指南”以及“2017年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多学科管理血脂异常共识”,对于接受AI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出现血脂异常后的管理首先应该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比如戒烟、规律锻炼等等;我们建议高危患者六个月检测一次,普通患者6-12月检测一次空腹血脂。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和危险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降脂治疗。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或者有其他危险因素,则归为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理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应该低于1.8。

对于合并糖年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乳腺癌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应小于2.6;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应小于3.4。对于高血脂的乳腺癌患者,降脂是首选,充足的证据支持降脂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及乳腺癌复发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乳腺癌患者的血脂管理,一方面是选择对血脂影响小的内分泌药物,另一方面是规范的降脂治疗。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定期监测还需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多管齐下将血脂水平维持在理想水平。

来源: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