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发布心血管介入治疗数据

Tags: 急性心肌梗死   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介入治疗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更新:2022-09-12

4月24日~26日,第十八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介入论坛)在贵阳召开。今年介入论坛提出了“再规范、再推广、再提高”的宗旨。会议期间,一年一度的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发布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冠心病介入治疗

30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逐渐明确

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中国走过了30年历程,其适应证逐渐变迁和明确。在发展伊始,稳定性心绞痛是介入治疗唯一适应证,然而后来开展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大多只是缓解症状、减少未来接受介入或搭桥手术的需要,并不能降低患者未来死亡风险。恰恰对于原来是禁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成为最有力的救治手段,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非常明确。

介入医生同时应当谨记,介入治疗只是冠心病综合干预手段的一部分。30年的介入治疗使无数患者获益,当然,任何事物或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或完美的,实践是检验技术发展的唯一标准。

2014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

我国冠心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工作已经进行了5个年头。在这5年里,我们明确了冠心病介入诊疗主导管理机构,介入诊疗质控从松散到紧密,质控指标不断完善。

全国病例数:2014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网络直报例数431193例,加上省级质控中心核实数据和军队医院数据,总例数达到500946例。从2009-2014年病例增长速度来看(分别为24.8%、19.7%、14.0%、16.9%、10.2%),2014年增速较之前减缓。2014年,全国平均百万人口病例数375.86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质量评价:整体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指证把握及器械使用较为合理,92%的病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STEMI患者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达到33.49%,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这是近5年来的首次提升。可以说,这与近年来学会大力推动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和建设及其他相关工作分不开。

冠心病介入治疗死亡率(术后5天)、人均支架数稳定在较低水平,且有所降低。药物洗脱支架使用比例、桡动脉入路仍然占绝大多数。

全军质控情况:2010年9月总后勤部卫生部批准成立了军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和质控委员会。准入方面,完成全军73家医院648人次介入资质准入,其中冠心病介入资质医师304人;培训方面,全军共有43个国家级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其中冠心病基地22个;质控方面,开发建立了全军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例直报系统,收集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例数,其中冠脉介入177116例。

2014年,全军共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42306例。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人均支架数控制在合理范围。STEMI直接PCI比例为45.11%。

改进空间:当前病例漏报问题仍然值得关注,病例数过度集中在大医院的情况仍然显著,STEMI的介入治疗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强调,中国心脏病介入治疗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尽管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但可以看到行业管理者和医生通过各种途径、整合各方力量在推动介入治疗更好地前进。

新机遇、新挑战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我国每年新发心梗约70万人,而全国范围内只有约5%急性心梗患者能接受急诊介入治疗。2015年3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要求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中国医师协会下发关于开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的通知,正式立项,其目标包括提高早期再灌注比例、缩短早期救治;完善院内绿色通道建设;建立不同层面的STEMI区域救治网络;加强医师培训和公众教育。项目通过推动、整合相关资源,达到持续改进。

心血管专业响应国家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的工作方案,将以提高急性心梗救治比例为主建立帮扶模式。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疾病负担

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达到0.04%,大陆地区大于35岁的房颤患病率达0.74%,而我国房颤高危患者维生素K拮抗剂(VKA)使用率不到10%。目前,我国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平均花费约47277.2元,64.4%为直接费用,其中61.5%来自急性住院期,而其中占比最高的为药物费用。

介入治疗现状

整体上,我国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继续延续之前的健康发展。心脏起搏器、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导管消融治疗例数均呈逐年增长。置入心脏起搏器是针对心动过缓的有效治疗方法,2014年起搏器置入量达59735台,其中双腔起搏器比例增大;ICD置入量达2333台;CRT置入量达2753台;导管消融量达101063例,其中房颤消融18616例。不同省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开展情况相差较大。

我国心律失常患者人数巨大,治疗相对不足。就亚太地区而言,我国大陆地区起搏器置入量仅次于日本;ICD置入量低于日本和印度;CRT置入量低于日本。虽然与欧美及东亚等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相信通过医生的努力、专家呼吁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这种差距将会不断缩小。

未来方向

目前学科在规范诊疗、加强人员培训、增加心律失常介入中心等方面进行努力,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数据,加强心律失常介入诊疗的质控工作及患者随访工作,提高成熟技术的普及力度和心律失常介入新技术的应用。

先心病介入治疗

根据原卫生部先心病介入治疗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的统计,2014年全国共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29959例,较2013年增长0.4%;治疗成功率达到98%;总并发症127例,严重并发症49例。

就2014年全国各种先心病介入治疗情况看,房间隔缺损(ASD)所占比例最高(41.3%),达到1237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室间膈缺损(VSD)分别占26.6%和20.9%,达到7981例和6267例。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仍有遗漏上报病例、现有网络上报系统不能显示患者随访情况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