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2017第五届国际微移植暨移植免疫治疗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Tags: 微移植   免疫治疗      作者:生物谷 更新:2017-07-03



2017年7月1日-2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解放军第307医院和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梅斯医学(生物谷&MedSci)承办的2017第五届国际微移植暨移植免疫治疗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顶尖科研人员及医学同道,参加本次大会的有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307医院艾辉胜教授,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韩为东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利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王健民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转化中心张鸿声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建祥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张志新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朱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锋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钱思轩教授等等以及来自杜克大学,多伦多大学,法国马赛癌症研究中心,南加州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微移植临床研究专家。

本次研讨会聚焦微移植国际前沿,围绕微移植与移植免疫基础研究,国内外血液病临床治疗案例分析,微移植技术在多学科上的应用,微移植技术培训以及移植免疫应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直击微移植治疗最新前沿进展。

7月1日大会正式开幕,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307医院艾辉胜教授,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韩为东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转化中心张鸿声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教授等专家依次进行了精彩的议题分享。

会议开始,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307医院艾辉胜教授致开幕词。紧接着王福生院士围绕如何创建新型免疫治疗技术、实现免疫重建并阐明艾滋病的机理等临床面临的问题讨论。他表示,治疗艾滋病是世界性难题,联合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同种异体过继免疫疗法三方面治疗艾滋病可实现有效互补。

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转化中心张鸿声教授带来了围绕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转化和展望做了精彩报告。2017年5月,张鸿声教授带领团队采用低剂量CAR-T细胞治疗技术,结合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解决了部分患者CAR-T细胞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的复发问题。这一治疗成果不仅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其CAR-T细胞治疗后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长期完全缓解率远超过美国著名癌症中心采用同样方法的临床疗效。张鸿声教授表示,未来CAR-T细胞治疗技术将为治疗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新策略。

第二天,由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以“Progress in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为题,拉开当天大会的序幕。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建祥教授围绕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展开分享。王建祥教授表示,AML治疗近四十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展,CR率已达50~80%,30~40%的患者可望获得“治愈”。其中60岁以下者CR率可达70~80%,3年OS率为50%。APL CR率已达90%以上,5年OS率80%。疗效提高得益于治疗方案的改进、支持治疗加强和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进展与广泛应用。尽管如此,仍有10~20%的初治患者不能取得缓解,另有相同比例患者在诱导期间死于各种并发症。AML治疗是一个整体,包括支持治疗和抗白血病治疗。以抗感染、血制品输注和细胞因子为代表的支持治疗是抗白血病治疗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难治、复发和老年AML成为临床治疗难点。

随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教授分享了微移植在老年AML中的应用体会及其他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思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张志新主任围绕儿童急性B淋巴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展开演讲。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朱军教授表示,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是目前治疗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方案,但其在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上的作用及地位存在争议。根据2010年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建议,HDT-ASCT仍是治疗复发滤泡性淋巴瘤、初治套细胞淋巴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方法,但需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其作用及验证不同类型淋巴瘤最佳的诱导、动员及维持治疗方案。对于HDT-ASCT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预处理方案的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最佳化疗周期数、放疗在HDT-ASCT中的应用及二重癌发生的风险等。

至此,2017第五届国际微移植暨移植免疫治疗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来源:生物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