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单纯骰骨脱位伴撕脱性骨折1例

Tags: 单纯   骰骨   脱位   撕脱性   骨折      作者:罗朝松 曾东 陈剑锋 更新:2019-10-08

骰骨是足外侧柱重要的组成部分,骰骨与近端跟骨组成跟骰关节,与内侧舟骨组成骰舟关节,与内侧楔骨组成骰楔关节,与远端第四、第五跖骨基底部构成骰跖关节。足外侧纵弓Ⅳ、Ⅴ跖跗关节的活动度是内侧Ⅰ、Ⅱ、Ⅲ跖跗关节的3倍,承担了所有足外侧柱的跖、背侧方向的足部活动。外伤时,跖骨与跟骨对骰骨挤压,骰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为压缩性骨折。撕脱性骨折比较少见,本文对1例单纯骰骨脱位伴撕脱性骨折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女,46岁,2018年9月1日因“摔伤致左足疼痛伴活动受限5h”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现病史:患者5h前因地面湿滑不慎滑倒,身体向前倒下,双手撑地,伤后即感左足疼痛,活动受限,伤后送我院急诊,行左足正斜位X线检查提示:左足骰骨半脱位(图1)。既往史:既往患者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手术及外伤病史;无结核、乙肝等传染病病史。查体:左足明显肿胀,外侧压痛明显,活动受限,末梢血运及感觉正常。患者入院后行手法复位失败,左足软组织明显肿胀,暂行石膏外固定,患肢抬高及伤后48h内冰敷。行左足三维CT检查示:左骰骨脱位伴撕脱性骨折(图2)。3d后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退,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骰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麻醉生效后,取平卧位,左下肢大腿根部上充气止血带,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足背外侧约6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术中保护腓肠神经及其终末支,暴露骰骨,见骰骨向外上方移位,骰骨下方撕脱性骨折,周围血肿形成,予以盐水冲洗,布巾钳牵引复位,克氏针固定,透视见骰骨骨折复位满意,予一枚空心钉固定,跟骰关节脱位,复位后经皮予一枚克氏针固定跟骰关节,再次透视见复位满意,足纵弓、横弓高度及左足长度恢复,冲洗伤口,逐层缝合伤口,无菌辅料包扎伤口。术后因伤口处肿胀明显,预防皮肤坏死,因此予以石膏固定2周,术后4周复查左足X线后见跟骰关节位置满意(图3),拔出经皮克氏针。术后2周伤口愈合良好,行无负重屈伸及旋转功能锻炼;术后4周开始左足部分负重行走。术后3个月电话回访患者已恢复正常行走,踝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Maryland功能评分为89分。





讨论

此例患者向前摔倒,外力作用于前中外足,踝关节极度背伸,跖骨挤压骰骨,跟骨向上挤压骰骨。突然暴力时,导致跟骰关节脱位,骰骨向外上方向脱位。骰骨解剖的特性,骰骨周围结构稳定,单纯跟骰关节脱位伴撕脱性骨折临床少见,多伴有其他骨折及关节脱位。骰骨脱位时,跟骨与第4、5跖骨间距变小,闭合复位无法牵开此间隙,复位无法成功。为恢复骰骨正常解剖结构,避免留下足背痛、中足部位及跟骰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单纯性脱位或者中足损伤合并的骨折,都建议行手术治疗。Gallino等研究证明跟骰关节损伤程度越重,2年后CT随访结果显示越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治疗为恢复足外侧柱长度,恢复外侧足弓的稳定性以及关节面的恢复。因为骰骨在足外侧柱重要的解剖位置,术中我们尽最大限度恢复跟骰关节的稳定及撕脱性骨折的固定。此病例术中予以一枚克氏针及空心钉固定,透视见位置满意,活动左足见跟骰关节及骨折无松动,未行跨跟骰关节固定,术后3个月回访无骰骨坏死及跟骰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骰骨是足外侧柱重要组成部分,跟骰关节是中足和后足重要的连接结构。临床医生应该重视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早期的解剖复位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避免创伤性关节炎、中足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出现。

原始出处:

罗朝松,曾东,陈剑锋.单纯骰骨脱位伴撕脱性骨折1例[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9,21(04):348-349.

来源:沈阳医学院学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