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青少年女性,意外发现鞍区占位10余天,请诊断!

Tags: 垂体腺瘤      作者:不详 更新:2019-12-11

【所属科室】

神经外科

【基本资料】

患者,女,17岁

【主诉】

意外发现鞍区占位10余天

【现病史】

患者10余天前外院行头颅CT检查时意外发现鞍区异常低密度影,患者平素有视力减退,视野较前有缩小症状,头痛、头晕症状较轻,同时伴有嗅觉减退。

【影像图片】

























【讨论问题】如何诊断

【讨论】

评论:鞍区见分叶状异常信号影,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信号稍欠均匀,视神经及双侧脑室受压,增强扫描呈边缘性强化及分隔强化。考虑颅咽管瘤?神经源性肿瘤?
 
【结果】

病理诊断:垂体腺瘤
 
【病例小结】

垂体腺瘤属于内分泌肿瘤,为最常见的鞍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占原发脑肿瘤的第三位;好发于2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可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根据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腺瘤和侵袭性腺瘤,根据肿瘤大小划分,小于10mm者为微腺瘤,大于10mm者为大腺瘤。临床症状主要由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及有无内分泌功能决定,大腺瘤以肿瘤周围组织受压所致症状多见,微腺瘤多为功能性,表现为内分泌紊乱的症状。

MRI:肿瘤多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在T1WI上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为等或稍高信号,信号多较均匀,肿瘤较小是难以准确辨别;微腺瘤诊断间接征象包括:垂体柄偏移、垂体上缘饱满、垂体高度增加超过8mm、鞍底下陷等。诊断要点: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早期无强化,延迟强化;垂体大腺瘤在T1WI及T2WI多为等信号,其内可有出血、坏死、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较均匀,正常垂体不可见;视交叉受压上抬;肿瘤可侵犯海绵窦、脑组织等邻近结构。

鉴别诊断:1.脑膜瘤:鞍区脑膜瘤多位于鞍结节处,蝶鞍无扩大,垂体大小形态正常或受压,CT可见邻近骨质增生,增强可见脑膜尾征。2.Rathke囊肿:MR信号多样,T1WI上可为低、等或高信号,T2WI上多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DWI上呈明显高信号。3.垂体脓肿:很少见,病灶多呈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呈环形强化,壁较厚。4.颅咽管瘤:发病年龄低,多位于鞍上,蝶鞍大小正常,常为囊实性病灶,信号混杂,钙化多见,增强后囊壁和实性部分强化。5.脊索瘤:肿瘤中心位于颅底,骨质破坏明显,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内可见短T2信号间隔,增强后不均匀性中度强化,垂体受压上移。

来源:影像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