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题目描述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互作用。备选答案有5个,请逐条仔细阅读每道题目的描述,选出符合你自身情况的一个答案。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问题可能是你经历过的,请根据你的经验回答;还有些问题对你而言可能是陌生的,那么请选择你认为自己最有可能采用的一种应对方式。 |
1.邀请陌生人与你共同做某件事,比如,一起参加聚会 |
|
|
2.告诉关系密切者,他(她)对待你的某种方式你并不喜欢 |
|
|
3.与刚刚结识的人闲聊时,谈及自己的隐私 |
|
|
4.当与关系密切者之间的意见分歧即将升级为恶战时,你能够承认是自己错了。 |
|
|
5.帮助关系密切者完成其对重大人生决策的思索和体验。 |
|
|
6.愿意为那些你感兴趣和有吸引力的人做事或提出建议。 |
|
|
7.熟人或异性朋友让你做你不想做的某件事时,你会拒绝。 |
|
|
8.信任新朋友或异性朋友,并向他(她)呈现你比较脆弱、敏感的一面。 |
|
|
9.当与关系密切者发生争吵时,能够撇开嫉妒或怨恨的情绪。 |
|
|
10.能够耐心而充满感情地倾听关系密切者发泄有关他(她)经受的外在困扰的情绪。 |
|
|
11. 与你想要认识的陌生人主动谈话。 |
|
|
12.拒绝关系密切者的不舍理要求 |
|
|
13.告诉关系密切者一些与你自己有关的感到羞耻的事。 |
|
|
14.当与关系密切者有矛盾时,真诚地倾听他(她)的抱怨,而不试图“看透”其所思。 |
|
|
15.帮助关系密切者认清他(她)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
|
|
16.与人初次交往时是一个有趣的、愿意分享的人。 |
|
17.当关系密切者忽视或不体谅你时捍卫自己的权利。 |
|
|
18.让新的同伴逐渐认识“真实”的你。 |
|
|
19.在争吵中能够接受关系密切者的意见,并真正理解他(她)的观点。 |
|
|
20.帮助关系密切者处理其与家庭成员的问题或室友(工作或住)的关系问题。 |
|
|
21.向你想要结识(或约会)的人主动做自我介绍。 |
|
|
22.告诉异性朋友或熟人他(她)正在做的某件事令你感到难堪。 |
|
|
23.取下你用以自卫的“面具”,信任关系密切者。 |
|
|
24.避免与关系密切者谈论那些可能引起分歧并导致争吵的话题。 |
|
|
25.当关系密切者情绪低落时,你是一个投入的好的倾听者 |
|
|
26.打电话给新的异性朋友或熟人商定约会的时间。 |
|
|
27.当关系密切者违背承诺时,你会当面质问他(她)。 |
|
|
28.向你的同伴诉说那些令你焦虑或害怕的秘密。 |
|
|
29.能够和关系密切者协同解决某个特殊的问题,而不采用惯常的说辞(例如:那本该由你做,与我无关)。 |
|
|
30.当关系密切者受到羞辱时,你能够鼓励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他(她)。 |
|
|
31.给那些你希望成为朋友或恋人的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
|
|
32.告诉关系密切者他(她)做的某件事伤害了你。 |
|
|
33.告诉关系密切者你有多么欣赏和在乎他(她)。 |
|
|
34.当关系密切者令你生气时,你能够接受这样的看法:他(她)的观点有合理之处,哪怕你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
|
|
35. 当关系密切者需要诉说时(话题可能是你不感兴趣的),你能够给予真诚的情感关注。 |
|
|
36.参加陌生人的舞会或聚会以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
|
|
37.告诉关系密切者他(她)做的某件事激怒了你。 |
|
|
38.知道如何推进与异性朋友或熟人的谈话,使谈话超越泛泛而谈而真正促进互相了解。 |
|
|
39.不对关系密切者发火(即便是合理的),以免伤害彼此。 |
|
|
40.当关系密切者需要帮助与支持时,你能够用他(她)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建议。 |
|
|
主动交往: |
|
适当拒绝: |
|
自我表露: |
|
冲突管理: |
|
情感支持: |
|
总得分: |
|
分级: |
|
各单项得分: |
|
|
说明: 《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中文版)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肌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魏源(应用该问卷在中国212名大学生中进行测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得到了该问卷在中国适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为“该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7,问卷个维度相隔周的重测信度为0.78-0.86,问卷与人际反应指标(IRI)的总分相关值(效标效度)为0.82。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总体上五维模型的拟合可接受。
 主动交往:高分者主动性方面表现良好,能够主动与陌生人交谈、自我介绍、约会,与陌生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适当拒绝:低分群体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能合理恰当的表达拒绝,而是多采取隐忍或退让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和意愿。
自我表露:低分群体不能很好的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隐私,交流层面还处在较浅显的层面,交流不深入,内容范围较局限。
冲突管理:高分群体在冲突管理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能够在人际关系发生危机和矛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合理有效解决人际关系冲突。
情感支持:低分群体往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多的以自我中心,而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很好的给予他人情感支持,同样在自己需要情感时也较少他人的帮助和理解。
|
参考文献: 魏源. 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12):1046-1048.
赵倩.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