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本文就Fleischner学会2024版影像学术语汇编中更新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说明。
南京邮电大学赵强团队开发 AIO 型碘化亚铜闪烁体,PLQY 近 100%,光产额为商用 BGO 的 4 倍,制成柔性薄膜实现高分辨 X 射线成像及 3D 重构,可用于电子器件无损检测。
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CT分级为A-E级,建议收藏查看。
在2025 FCO上,【医悦汇】有幸邀请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霖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凭借自身丰富的实践案例,林霖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医疗领域创新发展之路的深入思考与独到见解。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团队联合攻关,成功构建出一种基于铁电-反铁电协同机制的新型HfZrOx忆阻器件,在低功耗神经形态计算硬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医悦汇】特别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黄淼医生做客对话大咖栏目,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剖析CT影像特征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并分享个性化的随访策略。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肝脏血管体积的自动化定量分析,并系统评估了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PRM+<35%和初始T分期为T3-T4是鼻咽癌不良治疗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PRM+≥35%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更高(93.6% vs. 16.8%)。
本文以VI型胶原蛋白相关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COL6-CMD)为例,探讨了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策略成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诊断。
AI 成影像诊断常规工具,提升肺结节、骨折检出效率,但需规范微小结节解读以减焦虑。影像科医生借 AI 深化临床沟通,其报告为治疗关键依据,需重视影像资料完整性。
该研究是迄今最大规模针对腰椎裂孔CT引导双侧注射治疗疼痛缓解及影像学预测因素分析的队列研究。
Y90玻璃微球放射性栓塞对单叶HCC伴有局部PVI且肝功能良好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此次研究首度以相对价值单位量化了欧洲一大型三甲中心急诊神经放射学夜班的工作负荷,揭示过去15年内CT检查数量和复杂度显著提升,导致工作压力剧增,这对放射科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提出了紧迫挑战。
该研究旨在明确PMC与PLC主要稳定结构的规范超声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病例总结超声对ACL撕裂患者相关损伤的诊断潜力。
本文针对心脏MRI纹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变量筛选与生理学验证,具有显著的创新与临床指导意义。
ULDCT作为可替代胸片的安全先进检查手段,有望重塑囊性纤维化的影像学监控格局。
该综述全面描绘了AI驱动的影像生物年龄估计技术现状,展示了多模态影像结合深度学习在揭示生理衰老多样性和预测健康结局中的巨大潜力。
该研究系统测量了膝关节七个解剖区域中分别对应浅层和深层软骨的T2松弛时间,并与年龄、性别及软骨形态学改变关联分析。
本研究基于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系统评估运动伪影的临床流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量化其对AI工具及放射科人类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具体影响,为未来优化影像质量管理及AI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提供依据。
研究不仅分析诊断准确性,也对模型预测风险的校准程度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在临床实践中DL模型需结合校准策略优化使用。
本研究充分证明了结合自动化软骨分割的MR Fingerprinting技术可实现全膝关节快速、可靠的T2映射,弥补了传统多回波序列耗时长且手动操作繁琐的缺点。
本研究首次针对成骨不全患儿群体,系统评估市场主流AI骨折检测工具的外部性能,揭示了AI在患者骨病骨架异常复杂环境中的表现局限。
本文围绕该研究,全面解读其背景、方法与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最新循证诊疗依据。
本研究利用先进的金属伪影抑制MRI技术,系统揭示了RTSA术后不同三角肌区域肌肉质量的定量特征及其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7月23日(周三)19:00,【河南省人民医院-赵桂华主任】——直播分享《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点击立即预约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