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本研究根据ACLF起病时肝内、肝外器官衰竭特征,探索新型ACLF临床分型,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适宜的预后评分系统,以制订个体化的诊治策略,合理优化医疗资源。
本文旨在总结肝硬化再代偿研究现状,分析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ARN-FI技术为腹腔镜肝切除期间的肝实质切片提供了更标准化的方法,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术中失血,减少了术后残余肝缺血,并改善了肿瘤预后。这种方法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起探案!
在MRI上,几乎所有的Fontan循环患者在早期门静脉阶段都表现出异常的网状低增强,其主要与肝脏充血有关,其次才是可能的纤维化。
在ICC患者中,高CAR与RFS独立相关。与术前CAR低的患者相比,CAR高患者的肿瘤行为更具侵略性,包括肿瘤大小更大,微血管入侵频率更高,血清CA19-9浓度更高。
通过发展在高容量中心或多中心项目中进行大于双向交换的能力,可以增加LPE的LDLT数量。
ACLD住院患者,是一群异质性较大的患者群体,从急性肝损伤、急性失代偿到肝衰竭,疾病进展和预后存在很大差异,需要分层管理。
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 8 周内体重至少减轻 3% 的患者中,87% 的人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水平最终恢复正常。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的一种严重形式,其短期病死率较高,伴有器官衰竭,以及可能由急性诱因引起的系统性炎症。
为更好地认识ACLF,本文就其疾病定义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该研究基于2008~2018年北京市城区年龄≥18岁人群的体检资料,探究睡眠时长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关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了肝癌生物标志物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应用方向。
本文讨论了目前塑造晚期HCC全身治疗格局的研究,并阐明这一领域的难题。
本文针对肝细胞癌流行病学变化全球趋势,阐述了肝细胞癌的筛查、预防和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肝细胞癌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系统性管理带来新的洞见。
HU6有望成为治疗肥胖合并NAFLD及其代谢并发症的药物。
RTHL和LTHL的超声ACs在检测肝脏脂肪变性方面显示出相当的诊断价值,且当它们被平均到一起时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有显著坏死炎症和纤维化的比例较高,发生HBV相关的HCC风险较高,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HCC发病率。
接种3种COVID-19疫苗后,肝病患者通常会对疫苗产生强大的抗体和T细胞应答,并表现为轻型COVID-19。然而,LTR持续无/低抗体滴度,似乎最易发生严重疾病。
该研究在肝细胞中发现了一个以前未被识别的抗凋亡CD1d-JAK2-STAT3轴,该轴赋予肝保护作用,并强调了肝细胞CD1d定向治疗NASH肝损伤和纤维化的潜力,以及与肝细胞凋亡相关的其他肝脏疾病。
机器灌注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肝移植的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即使是无晚期纤维化的患者,HRQoL也比一般人群差。在无进展性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非肝脏合并症独立相关,而与肝硬度无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指少喝酒或不喝酒的人的肝脏(肝细胞)中积累了过多的脂肪(>5%),包括简单的脂肪变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脂肪肝伴有炎症),可导致肝脏纤维化、肝硬化。
该研究TRIM26是一种新型有效的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内源性抑制因子,并且进一步证实,TRIM26是一种C/EBPδ相互作用蛋白,并通过增强肝细胞中K48链的泛素化来促进C/EBPδ降解。
目前,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仍然是诊断临床意义上的门静脉高压(CSPH)的参考标准,其截止值为10mmHg,通过测量经颈部导管检查的楔形和游离肝静脉压力之间的差异来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