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钰璐老师为大家分享基底细胞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53 岁女性肺磨玻璃结节随访 6 年,变化不显著,多为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风险低,建议继续随访。
67 岁男性多支冠脉病变,LAD 重度钙化伴成角等,联合 IVUS 与 FFR 指导,优先处理 OM,分步干预获良好效果。
肺结节消融有严格适应证,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者,过度使用可能致复发转移,需遵循指南优先手术。
53 岁女性因肠套叠发现小肠 3cm 肿物,病理示软组织血管纤维瘤,由梭形细胞及分支血管构成,需分子检测确诊,为良性肿瘤。
本期,我们将通过1例病例为大家详解乳腺具有髓样特征的浸润性癌的病理诊断知识。
肺癌亚肺叶切除后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指南建议不一。纵隔淋巴结转移推荐辅助化疗,高危因素可二次手术,需多学科评估患者情况决定。
34 岁女性足底出现良性结节,诊断为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其临床、大体及组织学特征典型,需与汗孔癌等鉴别,手术切除预后佳。
31 岁男性因胸痛就诊,确诊回旋支急性闭塞,经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溶栓血运重建,提示年轻患者需警惕冠心病,血运重建核心是恢复血流。
患者肺结节随访 6 年,因多次评估延误,术后确诊低分化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提示实性结节需警惕缓慢进展的恶性可能,随访需结合多特征判断。
本例患儿在早期诊断后即进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在明确急性坏死性脑病诊断后积极转入ICU给予呼吸支持,序贯抗病毒、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治疗,预后较好。
本文报道了一例4岁儿童异物气道梗阻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实施eFONA的病例。
对于听障医生而言,医学教育中的障碍主要在于环境与设备条件不足,而非能力与意愿不足。
44 岁男性因心绞痛入院,冠脉造影示右冠脉近端闭塞,开通并植入支架后出现心率血压骤降,抢救无效死亡。有家族心梗史,无基础疾病及吸烟史。
36 岁男性发现右肺下叶 3-5mm 结节 4 年,近 2 年影像稳定,混合密度、边界欠清伴空泡征。专家认为更可能为炎性,非早期肺癌,无需 3 个月复查,建议 9-12 个月随访。
45 岁男性因胸痛入院,诊断为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梗,右冠脉近段闭塞。经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溶栓后血管再通,未植入支架,5 个月后复查通畅。
一例磨玻璃肺癌术后 5 年复发,原手术区域出现多发磨玻璃影并进展,考虑与气腔播散或切缘不足相关。强调亚肺叶切除切缘达标对降低复发风险的重要性。
患者女性,52岁,因发作性胸痛2年,加重2个月入院。
41 岁女性因左颈部硬结伴疼痛就诊,检查示左颈总动脉分叉处血管壁炎,考虑短暂颈动脉周围炎症综合征。经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7 个月,症状缓解,超声随访示病变改善。
55 岁男性突发胸闷胸痛,急诊造影示右冠脉及前降支闭塞。导丝通过后球囊扩张,远段显影不佳,考虑弥漫狭窄,抗栓后择期复查。
34 岁男性患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冠脉异常,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介入治疗,手术成功,规避了传统金属封堵器风险。
34 岁男性右肺空腔性病灶 6 年,现转为实性结节,PET SUVmax 0.9。影像及随访显示无恶性进展特征,倾向慢性炎症,建议 9 个月复查,暂不手术。
患者左肺结节随访 3 年,2025 年 CT 示典型恶性特征,考虑微浸润或浸润性腺癌。行单孔胸腔镜楔形切除,病理证实,提示随访观察与精准手术的重要性。
本文报道6例处于青春期前的CHD术后患儿接受rhGH治疗的情况,并通过系统文献复习对治疗效果、随访经验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探讨。
对于早发糖尿病且伴随听力下降等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应高度怀疑MDM的可能性。乳酸运动试验可为MDM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而线粒体基因检测则是确诊该疾病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