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迄今最全面人体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体内(包括大脑)持续存在长达7个月之久

Tags: 新冠病毒      作者:网络 更新:2023-01-05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Daniel S. Chertow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1],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他们对44名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的死者开展了全面的尸检,发现在感染早期新冠病毒就在多种呼吸道和非呼吸道组织(包括大脑)中复制;而且他们在包括整个大脑在内的多个解剖部位持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RNA,甚至在症状出现后230天也能检测到。

让人意外的是,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体的感染是广泛而持久的,但是他们在呼吸道以外组织和器官中,几乎没有观察到炎症或直接病毒细胞病理学的证据。

 

图片

▲ 论文首页截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会影响多种组织和器官的疾病,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威胁感染者的生命。

早期的尸检研究已经证实了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体的多种组织器官,也有研究发现肺外器官往往缺乏病毒介导的损伤或炎症的组织病理学证据。在Chertow和他的同事看来,这似乎是个悖论。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冠病毒在人类中的细胞趋向性、复制能力、持久性和进化,并在受感染组织中寻找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组织病理学证据,他们对44例感染过新冠的死者展开了全面的尸检。

 

图片

▲ 44例尸检时间(2020年3月19日-2021年3月19日)

这44名死者都没有接种疫苗,其中30%为女性,中位年龄为62.5岁,61.4%的人有三种及以上的合并症。所有患者从症状出现到住院和死亡的中位时间分别为6天和18.5天,尸检距离死亡的中位时间是22.2小时。

Chertow团队根据患者死亡距离患病的时长,将尸检病例分为早期(≤14天,17例)、中期(15-30天,13例)或晚期(31天及以上,14例),还将病毒持续存在定义为在晚期尸检病例中发现新冠病毒RNA。

他们在84个解剖部位和体液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RNA的存在,与非呼吸道组织相比,呼吸道组织的病毒载量在早期、中期或晚期的样本中均更高,但是呼吸道组织的病毒载量下降速度远快于非呼吸道组织。这也说明,非呼吸道组织清除病毒的效率较低。

图片

▲ 病毒载量下降速度的比较

在所有晚期病例中,虽然在血浆中检测不到新冠病毒RNA,但在多个组织组中都检测到了新冠病毒RNA的持续存在。

在11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组织活检的病例中,10例病例的组织中检测到新冠病毒RNA。值得注意的是,在6例晚期病例的枢神经系统组织中,有5例的大部分脑区检测到了新冠病毒RNA,其中编号为P42的死者死亡距离发病的时间长达230天。(7个多月)新冠病毒感染持续的时间可见一斑。

 

研究团队还从呼吸道内外的不同组织中分离出有活性的新冠病毒,包括大脑、心脏、淋巴结、胃肠道、肾上腺和眼睛,55个检测样本中有25个(45%)分离出新冠病毒。研究团队指出,这些发现证明了,在出现症状后的最开始的两周时间里,新冠病毒在多个非呼吸道部位复制。

 

图片

▲ 新冠病毒在人体分布情况
图片
新冠病毒的蛋白和RNA在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的表达
 
研究团队表示,此前认为新冠病毒主要是一种呼吸道病毒,而现在对新冠感染者的尸检表明,新冠病毒并不仅仅停留在呼吸道和肺部组织,全身都有新冠病毒分布,包括大脑。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们探索广泛感染的身体组织与新冠后遗症之间的关系。目前新亚型是否也有这个特点,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这个研究发现的病毒持续存在现象还不能完全用来解释长期新冠后遗症。
据悉,研究团队将在2023年开始进一步研究,将对那些接种了疫苗的新冠死亡患者以及感染了突变株的新冠死亡患者进行尸检,确定新冠病毒在体内的持久性,以及它们与新冠后遗症的关系。

新冠病毒其他最新研究

一、重复感染新冠会增加死亡风险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曾发布一项研究成果:Outcomes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图片

研究人员通过对569万人的大样本进行研究,研究人员使用逆概率加权生存模型来估计死亡、住院和事件后遗症的风险和6个月负担。

与无重复感染相比,重复感染增加了死亡风险、住院事件和后遗症风险(包括肺部、心血管、血液、糖尿病、胃肠道、肾脏、心理健康、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

无论是未接种疫苗,还是在第二次感染前打过1针或2次或更多针的人,风险都显著增加。

其中,与未重复感染者相比,重复感染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了117%,6个月时全因死亡负担为19.33/1000人。

重复感染者住院风险增加232%,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的风险增加110%。

图片

除了这一篇论文之外,在另外一篇论文中,《Immune boosting by B.1.1.529(Omicron) depends on previous SARS-CoV-2 exposure》研究结果显示:

与首次感染的人相比,重复感染的人在六个月的时候死亡率增加2.38%,住院治疗增加9.5%,新冠痊愈后治疗行为增加了19.6%。

肺部疾病增加5%,心血管5%,血液疾病92.6%, 疲劳3.3%, 胃肠道2.7%,肾脏1.4%, 心理健康12.1%,糖尿病2.2%,神经系统3.6%。

 

图片

 

二、新冠病毒会影响视力和深度知觉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孟席斯健康研究所和韩国新兴病毒感染融合研究中心、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共同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

新冠病毒会影响感染者的眼睛视力,引发视网膜炎症,导致视力模糊和深度知觉差。

眼睛和三叉神经对新冠病毒敏感,并且在动物模型中,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和大脑感染眼睛。

首席研究负责人和共同主要作者苏雷什·马哈林加姆教授认为,当视神经发炎、异常液体积聚和免疫细胞浸润导致视网膜变厚时,该病毒会开始影响视力。

“病毒可以通过眼睛后部的神经组织感染眼睛,这些神经组织在眼睛的视觉方面发挥作用,并为视觉发送信号。”马哈林加姆教授说。“这种视网膜炎症是由于视力模糊而导致深度知觉的降低。”

据悉,这种视力模糊似乎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眼组织的永久性退化,它也可能只影响极少数人。马哈林加姆教授强调,在他们的动物模型和人类患者的报告中,当感染消失时,视力问题也会随之消失,没有留下后遗症。

三、新冠后有持续症状,或导致亚临床心肌炎症

自然医学杂志一项研究发现,新冠感染者如果有心脏症状,可能存在弥漫性心肌炎症和心包炎症。

研究对346例既往无心脏病和合并症的新冠感染患者进行了心脏评估,包括生物标志物和心脏磁共振。

这些患者在感染后中位109天接受了评估,52%为女性。其中73%报告有心脏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62%)、心悸(28%)、不典型胸痛(27%)和晕厥(3%)

其中130人心脏症状较轻,113人症状中等,9人症状很严重,限制了日常生活活动。

该研究队列中,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心脏症状。表现为运动不耐受,无法恢复以前的活动,使工作或日常生活受到限制。

研究发现,有无症状者的生物标志物没有差别,包括C反应蛋白、高敏肌钙蛋白T (hs-TropT)和 N末端脑钠肽(NT-proBNP)。仅少数人有左室射血分数(LVEF) 或右室射血分数(RVEF)降低或心腔扩张。

通过晚期钆增强(LGE),研究发现发现有较多的非缺血性心肌瘢痕 ,可检测到心包积液。与无症状者相比,有心脏症状者有T1高信号。

图片

一例有症状患者的代表性磁共振检查。一例57岁女性在新冠感染201天后评估的晚期钆增强成像(A, D-F)和T1加权成像(B)和T2加权成像(C)。患者报告呼吸困难、心悸和胸痛,轻度运动可加重。晚期钆增强显像显示,沿心肌游离壁外缘(红色箭头)以及增厚的心包层内钆造影剂的局部积聚,有少量心包积液(蓝色箭头)。

在新冠确诊后中位329天随访时,57%仍有心脏症状,53%为持续性症状,5%新出现了症状。有持续症状者有T2高信号。

作者认为,新冠感染后的亚临床炎症性心脏受累,可能是所有人共有的病理生理改变,无论有无心脏症状。

研究中,尽管64% 的人检测到肌钙蛋白,但肌钙蛋白的总体水平较低,且与心脏症状无关,表明了心肌张力增加,而非心肌坏死。

与症状改善者相比,有持续症状者弥漫性心肌水肿更明显。女性和基线时有弥漫性心肌受累可独立预测随访时有心脏症状。作者认为,这可能表明女性小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微血栓形成更常见。

参考文献:

[1].Stein SR, Ramelli SC, Grazioli A, et al.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ersistence in the human body and brain at autopsy. Nature. 2022;612(7941):758-763. doi:10.1038/s41586-022-05542-y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542-y

[3].Puntmann VO, et al. Long-term cardiac pathology in individuals with mild initial COVID-19 illness. Nat Med. 2022, 28(10): 2117-2123.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