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梅斯锐评:由201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想到的……,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

Tags: 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作者:梅斯医学全体编辑 更新:2019-10-08

作者:梅斯医学全体编辑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终于落地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William G. Kaelin Jr、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Sir Peter J. Ratcliffe和约翰斯霍普金斯的Gregg L. Semenza因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机制而获得此奖。

诺贝尔奖预测一直是热门话题,尤其是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每年都在诺奖前宣布当度“引文桂冠奖”得主,尤其希望引文桂冠与诺贝尔奖结果一致,这样这家公司就会名声大噪。

事实上,没有几年能预测成功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又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尤其针对中国科研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思考?

首先,就事实上而言,诺贝尔奖得主的文章可不一定总能获得高被引。高引的往往是热门领域与学科,如肿瘤免疫,新型免疫治疗细胞,细胞新死亡方式,肠道微生物,表观遗传,单细胞研究,新一代测序,结构生物学,基因编辑,类器官,新的蛋白质修饰形式等,只要涉及到这些最热门的领域的文章,很容易发表在Cell, Nature, Science上(所谓CNS文章),很容易高引,因为这个领域研究人数众多,文章众多(每一篇文章一般都需要引用30-60篇左右),因此,被引次数自然很高。往往,谁追新追得快,自然被引次数就越高,文章也能发表更高的影响因子

然而,然而,我们要思考,仅仅追求CNS,或高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

中国在2000年之前,我们追求是SCI文章,不管影响因子高与低,能发表在国际期刊,尤其是被SCI收录的期刊,就是王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从科研弱国小国,到科研大国的转变。目前我们国家每年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妥妥的直线上升。有些高校规定博士研究生毕业,必需发表N篇SCI论文。在全民的SCI热中,让中国迅速成为SCI论文大国。

2000-2010年这阶段,我们最盼望的是CNS文章的发表,这对整个国人都是打鸡血的!带动了中国基础科研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国人几乎与国际同步跟进热门领域。

在2010年以后,中国基础科研得到迅猛发表,每年CNS级别的文章迅速增加,在2019年,CNS正刊的文章加起来可能会超过300篇了。在生物学基础科研领域,中国不仅仅是大国,更是向强国靠拢!尤其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更是激发国人的追求诺奖梦的高潮。加上某些公司不段吹捧影响因子,吹捧被引次数,全国科研工作者都沉浸在CNS的高潮中。

马上就到2020年了,我们还要继续这样吗?

科研的初心是什么?是发表SCI文章,是发表CNS文章吗?科研的初心是改变世界,推动世界的进步。这也是诺奖的真正价值与意义所在。这是影响因子带来的浮躁是完全不能比拟的!

中国渡过了CNS荒漠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我们要从科研强国,转向真正的科研原创国,我们要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医学要开创属于中国的原创研究时代。

如果仍然沉迷于影响因子、高引桂冠,可能让科研陷入一味追求热点,而不考虑现实的需要,以及对冷门学科和领域的忽视。这样的浮躁,可能会让我们迷失真正的科学方向。

我们不应该仅仅沉浸在CNS文章中,我们要原创新的领域,原创新的技术,探索未知科技。只有消除影响因子和所谓高引用的浮躁,冷静回归科研的本质,那么,中国将来诺奖不仅仅是期待,而是大批大批。

2019年诺奖没有给肿瘤免疫,没有给T细胞免疫,没有给干细胞,没有给肠道微生物这些“高引用”领域,这让我们国人更好地反思?什么才是科研初心,什么才是对社会价值的重大贡献!

CNS文章终归尘土,只有原创的理论和技术是永恒的!

来源:梅斯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