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意见发布!雷海潮解答如何落实

Tags: 北京   公共卫生      作者:健康北京 更新:2020-05-17

5月16上午,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对完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有哪些落实举措?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京市的疫情救治体系经受住了考验,那么,下一步将如何完善?

三项举措面对新挑战

在5月17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副组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针对《若干意见》的要求,北京市将落实以下三方面举措。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

坚持平战结合,做优做强疾控机构,充实力量,加快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能力和标准化建设;规划建设新的市疾控中心,强化其在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权威性和协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同性和指导关系。

2.构建北京市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网络

将统筹规划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开展传染病病原学检测和变异监测等实验活动。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检测技术方法储备,提升传染病病原综合检测能力。统筹各种检验机构力量,优化检测方法,最大限度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目前全市70家医疗卫生机构可开展核酸检测,每日检测能力达到5.1万个样本。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在“北京学者”“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等市级人才项目中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建设首都公共卫生高端智库,培养并保有一支3000人的现场流行病调查溯源队伍。建立流行病学、检验检测等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加强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发展和建设好设在市疾控中心的全球卫生中心,加强对全球公共卫生形势的分析和研判。

健全医防融合机制完善首都医疗救治体系

雷海潮介绍,疫情暴发后,北京市迅速确定了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20家市区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并迅速启动小汤山战备医院,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医疗救治体系,保证了相关病例的及时收治。以三家市级定点医院为牵引,组建了三个新冠肺炎病例救治联合体,实行“三院三区三指导三培训”划片收治,落实“四集中”(集中专家、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有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截至5月17日12时,全市确诊的593例病例中,在院病例降至6例,其中危重症病例降为零。下一步,北京市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本市医疗救治体系进行完善。

1.进一步优化传染病救治资源布局

加强地坛、佑安、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等3家市级定点医院建设,强化小汤山医院、中日友好医院2所后备医院功能定位,完善“3+2”传染病医院布局,构建平战结合、央地协同军民融合的传染病救治网络。切实加强综合医院的传染病救治设施和能力建设。

2.增强医院救治能力

加强呼吸、感染性疾病、重症、中毒、创伤、烧伤、医学影像、检验检测、流行病学、中医等重点专业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危重症症状缓解等方面的临床救治作用。建立现代化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传染病、创伤、中毒等方面具备协同和联合作战能力。修订完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公立综合医院要配置可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病房楼或独立病区;改造提升发热门诊,完善诊疗设施和流程,严防院内交叉感染。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共有负压病房290间,负压急救车79辆,但难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需要,下一步,将重点加强负压病房建设,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同时增加负压急救车数量。

3.加强医防融合

雷海潮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的落实,加强绩效考核引导。建立医防融合培训机制,二、三级医疗机构内科类专业医师在晋升副高职称之前,须完成一定时间的公共卫生能力训练,疾病预防控制和急救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职称前,须到二、三级医疗机构完成一定时间的必要的能力训练,培养公共卫生与临床救治技能复合型人才。

来源:健康北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