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回肠多发脂肪瘤致急性肠套叠一例

Tags: 回肠   多发   脂肪瘤   急性   肠套叠      作者:李秀涛 胡元明 更新:2019-06-26

患者女,25岁。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持续性腹痛、呕吐4天就诊。体检:腹肌稍紧,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立位片:空肠肠腔扩张,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图1)。考虑肠梗阻。


图1 腹部立位平片示小肠扩张积气
 
CT检查:升结肠扩张,肠壁增厚呈“靶征”,回盲部可见进入的肠系膜脂肪及血管结构,肠套叠套头部可见多发结节样脂肪密度影,CT值约-98HU,密度均匀(图2)。
 





图2A~C回-结肠套叠,套头部可见多发结节样脂肪密度影(白箭),CT值约-98HU
 
小肠扩张并见气液平面。考虑回盲部多发脂肪瘤并肠套叠、肠梗阻。手术及病理所见:部分回肠套入盲肠部,回肠肠腔内可见大小不等脂肪类肿瘤,距回盲部约15 cm。回肠多发性脂肪瘤11枚,直径约1~2.2 cm(图3)。部分黏膜隆起区镜下黏膜水肿,血管、淋巴管扩张增生。回肠盲肠段部分黏膜、黏膜下充血、间质出血,小血管增生扩张。肠旁淋巴结2枚,呈反应性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物MDM2(-)、S-100(脂肪细胞阳性)、SMA(-)、CD34(-)、Ki-67(约1阳性);黏膜隆起区:黏膜下扩张管腔CD31(+)、D2-40(部分+)。病理诊断:回肠多发脂肪瘤。
 



图3 A.大体标本示回肠多发大小不等脂肪瘤,B.镜下见脂肪细胞堆积(HE×200)
 
讨论
 
肠道脂肪瘤是一种起源于肠道间质组织的非上皮细胞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035%~4.4%,好发于50~60岁。一般<2 cm以下者常无症状,多数被偶然发现;体积较大者或多发者可有肠套叠等继发性改变。肠道脂肪瘤以小肠多见,多发生于回肠末端,其次为结肠,以近端结肠多见,尤以盲肠为甚,升结肠逐渐减少。王礼同等报道的33例肠道脂肪瘤,其中空肠和回肠17例,约占51.5%。小肠脂肪瘤诊断较困难,主要依靠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MSCT)的任意方位重组等手段检查,肿块CT值为脂肪密度可诊断为脂肪瘤,如在肠套叠套头部发现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脂肪密度团块,则基本可定性为脂肪瘤所致的肠套叠。病灶小者易漏诊,特别是合并肠套叠者,最终诊断有赖于手术病理检查。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致结缔组织变性,组织内纤维小梁的腺管周围浸润或由于组织的淋巴供应和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局部脂肪组织堆积或代谢不全有关。本病导致肠套叠的报道不多,但成人导致肠套叠的主要原因与肠道疾病有关,如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恶性黑色素瘤、炎性息肉、Meckel憩室等,和其他肠道肿瘤相比肠道脂肪瘤更易导致肠套叠,李金贵等报道5例回结肠套叠均为肠道脂肪瘤所致。在日常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成人肠套叠的发病原因。
 
原始出处:

李秀涛,胡元明.回肠多发脂肪瘤致急性肠套叠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03):470-471.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