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JAMA:系统回顾:心包炎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

Tags: 心包炎   非甾体类抗炎药   秋水仙碱   激素      作者:Mechront 译 更新:2015-10-18

心包炎是心包疾病最常见的形式,也是胸部疼痛的常见原因。

研究者对既往研究进展总结,涉及心包炎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研究者检索了1990-1-1至2015-8-31各大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了30篇研究(5篇荟萃分析、10篇随机对照试验、16篇队列研究),涉及了7569名研究对象。

研究者发现心包炎的病因分为感染(如病毒、细菌)和非感染(如系统性炎症疾病、肿瘤、心脏术后综合症)。发展中国家结核是心包炎主要病因,但在发达国家,结核导致的心包炎低于5%,这些国家则以特发性心包炎、病毒性心包炎为主,约占80%-90%。

心包炎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如胸痛、心包摩擦音、心电图变化、心包积液等。

一些情况如:T >38°C,亚急性、大量渗出或心包填塞、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常常暗示不良的预后,并且此类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在北美和欧洲对特发性和病毒性心包炎最常见的治疗是使用NSAID。治疗中使用秋水仙碱可以缓解病情,并且可以降低约一半的复发率。如果以上治疗后患者并且无好转,或者患者对NSAID和秋水仙碱是禁忌关系,则使用二线治疗药物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

在没有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人群复发率大概是30%。

最后该文章总结到,心包炎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包疾病,大约1/3的患者表现为特发性或病毒性心包炎,适时诊断以及合理使用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心包炎的再入院率,使用秋水仙碱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

原始出处:


Imazio M, Gaita F,et.al.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carditis: A Systematic Review.JAMA. 2015 Oct 13;314(14):1498-506.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