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疫中人”见证别样新生 温州925克“手掌宝宝”顺利出院

Tags: 疫情防控      作者:周悦磊 通讯员 郑露露 林晓秋 南小雨 更新:2020-05-18

“疫中人”见证别样新生温州925克“手掌宝宝”顺利出院

“手掌宝宝”的手和成年人的手进行对比 乐清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温州5月16日电(见习记者 周悦磊 通讯员 郑露露 林晓秋 南小雨)近日,浙江温州一名“宝妈”带着3个多月大的宝宝,来到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首次复查,在了解到孩子一餐能喝50-60ml的母乳,各方面情况也越来越好后,新生儿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向其母亲送上了祝福——在温州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为忙碌紧张的时刻,“疫中人”们见证了当时体重仅为925克的“手掌宝宝”(婴儿出生时,仅手掌大小)的别样新生。

家中添丁,向来被中国人认为是大喜之事。然而,喜事有时也会遭遇“急转弯”。

2020年1月25日上午,当温州全市上下都在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乐清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早产儿,急诊剖宫产手术,925克,呼吸困难,需转运至我科!”接到通知的专科医师朱晓娜,一边有条不紊地记录,一边联合新生儿抢救小组叶旭萍等专科护士准备转运暖箱及抢救用品。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赵益伟介绍,这个宝宝是母亲的第二胎,“宝妈”在做产检时发现妊娠高血压引发子痫前期,且还有胎盘早剥的情况,产妇和胎儿都有生命危险,必须紧急实施剖宫产手术。

随后,这个呱呱坠地的小生命在第一时间便由新生儿抢救团队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被诊断为“极早早产儿”。

由于出生孕周才27+6周,各个脏器发育不成熟,让宝宝出现呼吸费力甚至暂停,只能依靠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通气,医护团队立即对其给予脐静脉置管,进行静脉液体营养的维持。

宝宝出生时不足1000克,且出生时孕周不满28周,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极早早产儿。出生后第1周是早产宝宝最危险的时期,新生儿重症小组每时每刻都保持着高度警惕,让这个“早到的天使”顺利地渡过了危险期。1周后其治疗改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以维持中长期的静脉通道,减少药物渗漏,也能减少外周皮肤反复穿刺对宝宝的刺激。

不足1000克的早产儿呼吸、循环都需仪器辅助,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闯关”:营养关、呼吸关、感染关。由于胃肠道非常稚嫩,宝宝只能慢慢从微量的母乳开始接触,从最早的每次0.5ml(保护肠道功能),到后来慢慢添加,其中,专科医师要根据宝宝的体重计算奶量,护士则用消毒棉签沾取少许母乳为宝宝做好口腔护理。

赵益伟介绍,由于在疫情期间出生,受疫情防控影响,家属不能来探望孩子,“宝妈”出院后,为了能继续给孩子供应母乳,也非常辛苦。

早期,妈妈都用吸奶器提前挤出母乳保存,准备好一周的量,然后通过政府规定的每周可外出的时间,将母乳送过来。后来疫情逐渐缓解后,家属便每日送新鲜的奶过来。

“为了让家长能安心,值班的医护人员经常用微信与家长沟通,拍摄一些小视频发给他们,给他们动力。”赵益伟说。

经过2个多月的护理治疗,当初的“手掌宝宝”长到了2580克,每隔两小时能咕咚咕咚地喝下36ml的奶。经过健康评估后,其于4月底出院,健健康康地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这个宝宝虽然不是我院史上最小的早产儿,但他却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一起努力在疫情这段特殊时期,细心呵护‘养大’的,与我们医护同患难同进退,宝宝加油,以后健健康康成长。”朱晓娜在孩子出院后,发了一条朋友圈,道出了医院新生儿医护团队的辛苦和成就感,同时饱含了对孩子的美好祝福。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