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在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趋势下,检验应什么化?

Tags: 微创外科      作者:检验医学网 更新:2020-08-14

如果你还以为做手术的是外科医生,写病历的是内科医生,那你就out了!

近年来内科外科化的趋势越来越显着,心脏内科医生张嘴闭嘴是“手术”,往冠状动脉里放置支架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而消化内镜的医生天天在做内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

总之,内科医生越来越热衷于用外科手段解决内科问题。与内科相反,外科医生倒是越来越热衷于内科用药,很多肿瘤医生在手术之外对化疗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微创外科随着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学的转型而更加深入人心,谁不希望能保持一个健全、完整、美观的躯体何况还能少受些创痛呢?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那么检验应该什么化呢?恐怕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楚。

现就自己对检验医学近年来的发展走向,谈谈自己的认识。

自动化

以前的检验科,几间简陋的屋子、几张破木头桌椅、经常要刷洗一些瓶瓶罐罐、大部分检验项目都是手动操作,只能开展一些常规检验项目,俗称“化验室”。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拥有全自动血液、生化、免疫、体液分析流水线,各类自动化检验设备、可开展数千项检验项目的现代化“检验医学科”。

检验医学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向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的飞跃。由于人工操作减少,不同人员操作的差异性消除,同时计算机控制取样的精准度高,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增加,检验周期缩短,因而自动化仪器有了所需样品量更少、检测分析速度更快、操作更加便捷、结果更加准确的明显优势。

标准化

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可以保证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有统一的标准,便于患者就医与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检验结果同级互认、同城互认的基础。

2006年2月,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发布了《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查、医学影像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自此各地区卫生部门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推行该项通知的执行,积极开展检查结果互认的研究。

但是,标准的统一不是简单的结果陈述,它涉及包括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操作规范以及仪器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单一方面因素的差异性都有可能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同。随着检验技术的更新,人员素质的提高,使检验人员认识到提升实验室质量应从仅仅关注分析中过程与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拓展至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重视和加强分析前与分析后质量管理。

2000年以后,国内实验室开始关注标本质量、检验报告周转时间、差错报告率、危急值报告率等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2017年我国颁布了检验全过程质量管理相关的卫生行业标准——WS/T 469—2017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对于指导实验室规范开展检验全过程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ISO15189的管理准则的施行,可最大程度避免所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使人员分工更加优化,质量控制更加全面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

临床化

传统的检验医学主要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为目的,并不负责解释和咨询工作,但临床医生在查看检验报告单时往往不能完全理解检验结果,尤其是新开展的项目,假如检测结果与患者的病情不相符时,甚至还会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存有疑虑,造成了检验与临床之间的脱节,极大地限制了检验医学的全面、快速及内涵发展。

如何解读检验结果并与临床进行密切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检验医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顾名思义,检验医师应该是具有扎实的检验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并掌握、熟悉、了解检验设备及检测技术且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与检验技师不仅仅是称谓上的不同,两者在诸多方面均有本质的区别,如工作内容、培养模式、服务对象等。

这种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学科定位的根本变化,要求检验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更直接地参与临床疾病的诊疗,对检验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检验医学领域同样会以人工智能助力检测技术的发展,追求实现检验服务的提质增效、降本增益和模式创新。在新科技浪潮下,以智能化、持续化为核心的智慧实验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目前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领域中应用最成熟的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系统,应用于血液细胞、尿液有形成分等的自动识别,但对于异常细胞的识别率尚有待提到。在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的支持下,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少见异常细胞的识别正确率,甚至给出诊断意见。

未来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也可用于医学检验,例如观察细菌培养平板时,提示可能的细菌种类及建议后续鉴定、药敏试验的选择。除了用于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将大大提高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模型建立与优化的成功率与效率,辅助检测质量与实验室运营管理。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等大政方针的执行,对实验室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才能统一检验质量,如何将宝贵的经验传递到基层医院及医联体其它成员?智能化是帮助实验室突破这些难题的重要工具。

精益化

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医学实验室在提高仪器自动化水平等硬件方面已实现长足进步,但与此同时,随着公众对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临床与患者对检验质量与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急需突破现有的管理瓶颈,发挥潜能、加快创新,实现实验室价值最大化。

源于工业生产的“精益管理”理念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投入为目标,同时追求零误差。借鉴这一革命性的生产理念,医学实验室将开启全新的精益管理之路,旨在通过不断提升实验室自动化水平、优化实验室工作流程、消除检测中所有无增值性的时间和步骤,以最少的投入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及时、更高品质的检测服务,同时提高临床和患者满意度。

信息系统精益化、智能化不但助力优化实验室工作流程,还为员工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工具,这将大大降低实践精益管理的难度,将“以人为本”从口号落到实处,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性循环。

集约化

国务院于2017年初,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每个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而区域检验中心作为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乘着医改的春风区域检验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区域检验中心建设,将会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重复投入,实现检验结果互认,使现有的医疗资源通过整合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一切都符合医联体建设的医改精神。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在方法统一、标准统一、结果统一的前提下为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了技术保障[4]。

及时化

POCT(即时检验)作为经典检验方法的补充,具有检测时间短、空间不受限制和操作简单三大特色。随着科学发展和检测技术的不断革新,POCT产品大致经历了定性、半定量、全定量和自动化共四代产品。POCT具有空间小、使用方便、高效以及准确度高等多项优势,并且价格普遍偏低,对于疾病预防、确定病因和预后效果、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减少医疗成本有重大意义,能满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检测的需要。但POCT技术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不容小觑,一定要强化管理。

分子化

近年来各类定量PCR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无疑给检验开拓了新的领域,为传统的实验室诊断带来了变革。以实体肿瘤诊疗为例,数字PCR、高通量测序技术使得我们可以检测到循环中微量的肿瘤来源的突变DNA,帮助临床即使在没有组织活检的情况下,也可找到治疗靶点,并且随访治疗效果。未来材料学、电子学的发展可能进一步推动单分子长读段测序技术的成本按照摩尔速度下降,甚至可能推动分子诊断向免提取、免扩增方向发展,实现微量、高速、较低成本检测技术的转变。

共享化

花1块钱,就可以骑自行车一个小时,花几十块钱,就可以使用一辆汽车一个小时,花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钱,就可以在陌生城市短期租到一套配套齐全的闲置公寓......,这些都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的一种。最近几年共享经济的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但是我如果告诉你检验也要共享,你是不是会以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我,以为我在开玩笑?检验等医技服务共享,移动实验室的上门检测可以有效降低中小型医院的运营成本,减少重复投资。但是,目前这一切还只是在起步,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医学检验正处在高速发展中,不仅仅是基础检验面临基因测序、质谱检测等技术挑战,检验人员也将受到新技术、新理论的洗礼。甚至颠覆一些传统的观念,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将成为技术人员的主流。

来源:检验医学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