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手术治疗腕关节米粒体滑囊炎1例

Tags: 腕关节   米粒体   滑囊炎      作者:李灵晶 章良敏 更新:2019-06-18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手掌及腕部肿胀、疼痛,较剧烈,活动时加剧,伴有活动受限。3年来反复发作,给予止痛、活血治疗后可缓解。现再发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左手掌及腕部高度肿胀、压痛,轻微波动感,屈伸活动受限,肢端红润。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尿素及CRP均未见明显异常。X线检查:左腕软组织肿胀明显,左腕关节构成骨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见图1):左腕掌侧屈肌腱腱鞘及腕管内见多发类似米粒样异常信号,T1WI呈等信号,T2WI+脂肪抑制像呈稍高信号,边界清。



于左腕部掌侧及手掌做长约30CM的S形切口,术中见腕部及手掌沿各屈指深、浅肌腱及滑囊广泛滑膜增生以及大量白色米粒状物质,滑膜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正中神经卡压严重,神经纤维细小,掌浅弓细小并栓塞。清除增生的滑膜组织,松解肌腱及神经。病理结果:镜下见滑膜组织上皮样细胞呈节状增生,多核巨细胞反应,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呈凝固样坏死。PAS、抗酸染色及六胺银染色均阴性。术后16周随访,患者症状较术前好转,手腕部活动尚可。米粒体滑囊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1895年Riese在结核性膝关节炎患者中发现并首次报道。米粒体形成常见于慢性滑囊炎,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见于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病变,好发于膝、肩、腕及髋等关节。米粒体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滑膜组织发生微小梗死后脱落,由滑囊积液中的纤维蛋白成分包裹形成的;另外一种认为米粒体是一种新生物,最初在滑囊积液中形成,而后由纤维蛋白聚积增大。

讨论

米粒体滑囊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具有典型征象。在MRI图像上表现为弥漫或多发米粒样等T1、等或长T2信号,边缘光整,边界清,直径一般<25px。增强扫描显示增厚的滑膜组织强化明显,米粒体无强化。影像学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与滑膜骨软骨瘤病、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慢性滑囊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不难鉴别。本病以手术切除增生的滑膜及清除米粒体为主,开放手术或关节镜手术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原始出处:

李灵晶,章良敏.手术治疗腕关节米粒体滑囊炎1例[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02):250.

来源:临床骨科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