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术后肱骨头半脱位

Tags: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大结节骨折   肱骨头半脱位      作者:骨科青年 更新:2023-12-03

肱骨近端骨折/大结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既往文献表明,31-42%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术后1-2周内出现肱骨头向下半脱位,但大部分的半脱位在随着肩关节功能锻炼后能得到改善。发生肱骨头下方脱位的原因众多,目前普遍认为包括肩部肌肉松弛(三角肌)、肩关节囊损伤、盂肱关节负压丧失及腋神经损伤等。为研究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术后肱骨头下方半脱位的发生率,及其风险因素,国外学者对纳入的6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

图片

对纳入的68例患者,统计相关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患侧、BMI、吸烟史、局部骨质疏松、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入路、腋神经损伤、手术时间、出血量等:

图片

定义术后肱骨头半脱位为肱骨解剖颈平面与关节盂最下方平面的距离大于1cm

图片

▲ 图示肱骨头下方半脱位的测量方法。

68例患者中,17例(25%)术后1周出现肱骨头下方半脱位,所有半脱位患者在术后3月内均得到恢复。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内固定方式(钢板)是术后肱骨头半脱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时间为术后肱骨头半脱位的危险因素。肱骨头半脱位组与未脱位组,两组在肩关节活动范围及并发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

图片

来源:骨科青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