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医用带血床单混着洗?需要监管但别恐慌!

Tags: 医用布草   混洗      作者:MedSci 更新:2018-12-20

近日,一则关于医疗布草“不分科室”混洗的新闻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新京报的记者对江西南昌市两家医疗布草洗涤企业进行卧底调查发现,洗涤厂将床单、病号服、手术服混洗,儿科医用布草也被夹杂在成人医疗布草中混洗,带血的医用布草与其他患者衣物和床单进行混洗。



据新闻报道中的洗涤厂员工坦言,他们所谓的分类洗涤只是把医院分开,不分科室,不分洗衣设备,也没有严格的高温消毒程序。

报道一出,许多普通老百姓都表示非常担忧,难道平时住院时穿的衣服、用的床单,都没有好好消毒干净吗?

其实并不用过度恐慌。

要知道,洗涤厂通常只是医用布草清洗的第一步,并不是洗涤厂洗完就直接拿给医生和病人使用了。

医用布草在洗涤厂清洗后,一般还会在医院中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然后才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毕竟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和住院患者都会使用这些织物,如果存在感染风险,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该报道所谓的卧底调查其实有失偏颇,不应该只调查洗涤公司就以偏概全地得出结论,这样只会放大群众的恐慌,造成不必要的医患误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医用布草造成院内感染的事件,近年来在全球确有发生过。此外,洗涤厂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相对严格的清洗流程,也很容易导致自身受到感染。

医用布草是病菌的传染源

医院内需要洗涤的织物包括病号服、床单、病房布巾、手术布巾、医务人员工作服等。

这些布草都直接接触带有病原体的病人,有些甚至沾染了病人的体液。


图片来源:Pixabay

2014年《纽约时报》曾报道,美国新奥尔良儿童医院在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之间,有5例患者因罹患医院相关的皮肤毛霉病,相继死亡。其中,3例患者的死因与易感性毛霉菌有关。

而这个例案件中的患者住在不同病房,医院织物是病人唯一接触的物件。

在2015年6月2日至7月18日间,香港玛丽医院同一时间出现了6例肺部和皮肤结合菌暴发,进行调查后发现承担玛丽医院布草清洗的公司产品中252件衣物出现了70件阳性结合菌阳性。

而对提供洗涤服务的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公司卫生状况极差,洗涤好的布草打包时还有湿热现象,对其现场的采样结果也显示结合菌阳性。


图片来源:Pixabay

此外,布草清洗人员无防护工作的状态,也会给他们自身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2003年4月,台湾地区曾发生了一起医院洗衣房工作人员感染SARS事件,该事件中有2名洗衣工感染,其中1名死亡。

第三方洗涤厂为何难以合规?

目前国内有大部分医院通常将医用布草清洗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洗衣房,一些第三方洗衣房通常设备比较落后,流程不规范,容易导致布草二次污染。

首先,洗衣房通常使用的单门洗脱机,未经过清洗的污染布草与清洗后的洁净布草均从同一个门经过,清洁区、污染区无法严格分开,很难保证消毒效果。

其次,从事医用布草洗涤的工人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院感知识缺乏,对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强。

且洗衣工作劳动强度大,往往容易造成为了赶工而忽略标准操作程序的情况。

最后,以营利为目的的第三方洗衣房为了拉拢客源,往往会压低价格,造成整个行业需降低人力及物力成本来保证利润,因此,医用布草的洗涤条件更加难以保证。

如何避免医疗布草造成的交叉感染?

2015年8月国家卫计委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2016年12月又颁发了《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目的在于明确医用布草洗涤规定,加强医用布草洗涤管理力度。

针对医用布草洗涤问题,首先应从从事人员的教育和培养抓起,聘用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设置技术岗位,加强人员培训,对洗衣房全体职工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知识普及,强化院感防控的重要性、规范洗手、各项操作按程序进行。

其次,要建造卫生隔离式洗衣房,使用卫生隔离式洗脱机,严格清洁区、污染区划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制定人员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



医疗无小事,医用布草的洗涤问题确实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监管。但同样地,媒体对于医疗事件的报道,希望也能够更加全面和周详,以免造成大众对于医疗行业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