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11.20心梗救治日:霍勇教授:符合我国国情的心梗救治,体系重于技术

Tags: 心梗救治   霍勇   体系      作者:孙云 更新:2015-11-20

11月20 日(也就是明天)是我国“心梗救治日”,之所以定在这一天是希望大家牢记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 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在“心梗救治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就我国心梗救治挑战与发展方向,专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

过去30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从医学专业角度来看取得了很大进步,遗憾的是在整个社会层面效果仍然很不理想,95%急性心梗患者未得到有效救治。霍教授认为,我国心梗救治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系建设问题,他也一直呼吁,发动政府、公众、院前和院内救治的力量,联手完善心梗救治体系。

从“单兵行动”到“正规作战”

随着心梗治疗技术的进步和业界“时间就是心肌”意识的提高,国内多家医院先后尝试开辟急性心梗院内绿色通道、成立胸痛中心、与急救中心加强合作、建立区域救治网络等,并初步积累了经验。然而,要在更大范围内改善心梗救治效果,则需要整体的设计实施。

2011年11月,由国家卫计委领导、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正式启动。霍教授介绍,项目第一阶段在全国14个省53家医院进行基线调查,通过再灌注治疗时间、转运途径等指标反映救治现状。

2015年初,第二阶段项目启动,从整体层面探索急救体系建设。

完善救治网络,以医院为核心延伸触角

霍教授认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心梗救治模式,体系重于技术。心梗救治要以医院为核心,进一步提升院内救治效果,提高早期再灌注治疗比例;在此基础上延伸救治触角,与院前急救系统及周边非PCI医院更好地合作、对接,让救治更快、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推动公众健康教育,传递“有胸痛上医院、得心梗通血管”类似的响亮口号,让正确的救治理念深入人心;学(协)会参与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促进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

与各医院“单兵行动”相比,政府领导、协会立项的心梗救治项目可以发挥、整合资源优势。政府层面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建立考核评估机制;胸痛中心持续优化院前院内衔接流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逐步完善数据库,互联互通,建立共享机制;媒体宣教,提高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意识;企业参与,提供药物和器械等支持。

霍教授认为公众健康教育非常重要。2014年11月20日启动了我国首个“心梗救治日”,希望公众牢记两个“120”:心梗发生后迅速拨打“120”(或“999”),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以胸痛中心为着力点,改善诊治流程

霍教授强调,在整个急救网络中,胸痛中心是重要环节。2012年,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推动下,我国制定了适合国情的胸痛中心自主认证体系。目前有210家医院在网上注册,先后6批已有近50家医院通过认证。胸痛中心认证的意义在于改善急性胸痛诊治流程,其重要理念是持续改进。

改变不合理的诊治流程有什么作用?霍教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三四年前北京市卫生局检查心梗救治工作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北京15家大医院中排名靠后。该院急诊室和导管室相距很远,患者先在急诊室排队做心电图、抽血,确诊心梗后院内二次转运,延迟现象严重。2013年后,该院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D2B)从200多分钟缩短至70多分钟。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了吗?都不是,他们与999、120商议,有怀疑或确诊心梗患者,拨打科室24小时值班电话,绕行急诊送入导管室。流程上很小的改动却极大地改善了效果。霍教授说,不同医院架构不同,改变流程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

医疗是循序渐进、持续改进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心梗救治项目计划纳入15个省、200家PCI医院,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共3个周期,每个周期每家医院入选30例患者,总共18000例。各医院阶段性总结、反馈救治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个周期改进。

霍教授说,不同医院在急救资源调配方面存在差距是客观事实,但该项目并没有放松要求,所有参与医院都应以指南推荐为目标,有条件行PCI者尽早介入治疗,无条件者溶栓治疗,争取入院至溶栓时间(D2T)<30分钟,D2B<90分钟。通过循序渐进的改进,希望尽可能缩小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的差距。

心梗救治项目除了纳入200家PCI医院,还鼓励PCI医院与周边县级医院开展合作帮扶,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合理开展基层医院溶栓治疗、转运介入治疗、溶栓联合急诊介入治疗,带动区域乃至整体心梗救治效果的改善。

我国心梗救治前路尚远,政府投入有限、公众健康意识不够、急救中心资源配备不足、院前院内对接不通畅,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霍教授所言,关键还在体系建设,这是我们需要坚持的方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