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盘点:子宫内膜癌近期重要研究进展汇总

Tags: 子宫内膜癌      作者:MedSci 更新:2017-09-03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子宫内膜癌的重要研究成果,与大家一同分享。

【1】女性抽烟、喜食贝类、内脏等食物,患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

近日一项来自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镉水平双倍暴露的个体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提高了22%,研究结果发表在PlLOS ONE杂志上。研究人员还建议,除了避开吸烟这个危险因素外,女性还需要注意饮食限制镉摄入,适度饮用如贝类、肾脏和肝脏等食物,因为它们镉含量较高。

【2】常用药物与子宫内膜癌生存率

随着药物新适应症的批准,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这种情况下,常用药物对于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影响的确证工作越发重要。近日研究人员利用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国家癌症研究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办公室的死亡登记纪录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子宫内膜癌特异性生存率。结果显示,诊断后使用他汀类药物、β阻断剂以及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不会显著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药物治疗与子宫内膜癌特异性生存率之间不存在剂量效应相关性证据。表明在子宫内膜癌确诊后服用他汀类药物、β阻断剂以及阿司匹林等常用药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3】对早期高风险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时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早期高风险子宫内膜癌行单独辅助放疗后远期复发风险逐渐增高。辅助放疗同时行化疗可以改善总体生存。研究人员通过对一个大型的国家注册项目的分析,研究了在早期高风险子宫内膜癌中加入化疗的治疗模式以及对整体的生存效益。结果表明,对早期高风险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时行辅助化疗可改善总体生产率。在此背景下,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因素对辅助治疗的选择有显着的影响。

【4】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中举宫器的使用是否会增加癌症复发的风险

举宫器作为子宫手术的辅助工具,能够协助解决摆动子宫困难、宫颈与阴道壁之间的界线显示模糊等问题,但是近年来有研究人员质疑它的使用会导致复发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部位,比如其可能会引起肿瘤细胞进入腹腔。因此,研究人员从意大利7个中心取得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连续病例的数据,对使用和没有使用举宫器的腹腔镜手术的妇女,疾病复发的风险和部位、总生存率和疾病相关生存率进行了评估。根据是否使用举宫器对病例进行分层,并进一步确定了使用的举宫器类型。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举宫器并不会引起复发的风险,并且也不会对疾病相关生存率、总生存率以及复发部位造成影响。

【5】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 1-阳性的子宫内膜癌的安全及抗肿瘤活性

多队列Ib期KEYNOTE-028研究的目的是评估pembrolizumab--一种抗程序性死亡因子 1的单克隆抗体,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 1(PD-L1)-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和疗效。本文报告了晚期子宫内膜癌队列的研究结果。研究纳入了经历标准治疗后再次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者转移的PD-L1-阳性的女性患者。患者接受pembrolizumab 每两周10mg/kg,共计24个月或者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在预处理过的晚期PD-L1-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亚组中,Pembrolizumab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持续的抗肿瘤活性。

【6】非甾体抗炎药给子宫内膜癌预后“会心一击”

来自几项近期研究的一致数据均表明了结直肠癌患者中,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治疗获益。2017年5月,发表在《J Natl Cancer Inst》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NSAID与子宫内膜癌死亡和复发的相关性。研究纳入了4374名NRG肿瘤/妇科肿瘤组210研究的子宫内膜癌者,这些参与者完成了术前调查问卷。Fine-Gray半成比例风险回归评估了NSAID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特异性死亡率和复发率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NSAID的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特异性死亡率增加相关,尤其在1型肿瘤的患者中。除非有明确的NSAID增加原因特异性死亡风险的生物学机制,否则就需要谨慎理解。

【7】母乳喂养或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近日,妇产科权威杂志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发表了一研究文章,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参与子宫内膜癌协会流行病学的17项研究的汇总数据来评估母乳喂养与子宫内膜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将来自于3个队列和14个病例对照研究的个人级数据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8981名子宫内膜癌妇女和17241名对照妇女。结果表明减少子宫内膜癌风险可以添加到与母乳喂养相关的母体获益清单上。 因此,持续的推进、支持和促进这种安全和有益的行为可能有助于预防这种日益普遍的癌症。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