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降低型(HFrEF)或射血分数保留型(HFpEF)心力衰竭均与左心房压力升高密切相关。这种压力升高可在静息状态下由于液体超负荷导致,也可在运动时因心脏储备功能受损引发肺静脉充血。左心房压力的持续升高不仅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运动耐受能力下降,还可能增加住院率和死亡风险。尽管当前的药物和器械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SGLT2 抑制剂、植入型左心室辅助装置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心衰症状,减少了急性加重的频率,但心力衰竭的住院率仍然居高不下,且生活质量和功能改善的幅度有限。因此,近年来,临床研究越来越关注通过非药物手段减轻左心房负荷,以期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并提高患者预后。
左向右分流(left-to-right shunt)近年来被提出作为降低左心房压力、改善心衰症状的潜在治疗策略。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创建一个可控的小通道,使部分血液从高压的左心房流向低压的右心房,从而减少左心房压力,减轻肺静脉充血,并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受能力。
这一概念借鉴了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生理特点。在部分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中,左向右分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左心房高压和肺静脉高压,而不会导致明显的右心衰竭。因此,研究者设想,对于合适的心力衰竭患者,人工创建左向右分流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有多种左向右分流装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 IASD(interatrial shunt device) 和 V-Wave 装置。这些设备通过介入手术植入心房间隔,在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建立一个小通道,使血液在一定压力差的情况下进行分流,从而减轻左心房负荷,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显示,左向右分流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这一治疗策略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未解问题,包括:
目前,多个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评估左向右分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REDUCE LAP-HF 试验(Reduce Elevated Left Atri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已对 HFpEF 患者进行了一系列评估,初步数据显示部分患者的症状和运动耐受能力有所改善。然而,近期的 REDUCE LAP-HF II 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该疗法中获益,这提示患者选择和治疗优化仍需进一步探索。
未来研究方向可能包括:
左向右分流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策略,旨在通过降低左心房压力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尽管早期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包括适应证选择、长期疗效评估以及潜在风险控制。随着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的开展,这一领域有望进一步发展,并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原始出处:
Fioretti F, Nair AP, Anker SD, Borlaug BA, Kereiakes DJ, Lindenfeld J, Stone GW, Butler J. Therapeutic left-to-right shunting in heart failure. Eur Heart J. 2025 Feb 13:ehaf120. doi: 10.1093/eurheartj/ehaf12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43738.
Eur Heart J: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和复发性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
0
2025-01-31
点击查看
EJCN:社会经济地位对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0
2025-02-03
点击查看
介入性心力衰竭:心脏病学的明日之星
0
2025-02-15
点击查看
黎励文教授:2024年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0
2025-02-12
点击查看
Nat Commun 林灼锋/李玉琳/刘新光教授团队合作揭示FGF21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新机制
0
2025-02-19
点击查看
JSCAI:规划介入性心力衰竭的职业道路:培训、挑战和未来方向
0
2025-02-16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