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D 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尽管对有症状的 ICAD 患者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其每年的卒中复发风险仍高达 10 - 24%。
传统方法如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主要侧重于评估颅内动脉的狭窄程度,无法直接评估病理过程。
VWMRI 是一种新兴的用于评估有症状 ICAD 患者的 ICAD 及其他动脉病变的工具。近期一项荟萃分析总结了 21 项研究(大多为横断面研究),提示斑块强化、正性重构、T1 加权(T1W)高信号和表面不规则是与有症状颅内斑块相关的影像学特征。
颅内高分辨率 VWMRI 对未来卒中事件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过去几年发表了一些评估斑块特征对 ICAD 患者卒中复发预测价值的纵向研究,但这些研究存在单中心队列、样本量小以及图像采集和分析不标准化等局限性,结论有时存在争议。例如,Quan 等人的研究表明 ICAD 强化可预测卒中复发,而 Wu 等人的研究则显示斑块强化与卒中复发无显著关联。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基于 VWMRI 探究可预测 ICAD 患者卒中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检索了截至 2024 年 3 月的 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EMBASE 数据库。由两名独立的评审人员提取关于研究设计、VW - MRI 技术和患者结局的数据。使用纽卡斯尔 - 渥太华量表(NOS)工具进行质量评估。还进行了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
研究纳入了 18 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涉及 2240 名参与者,在平均 16 个月的随访期间,有 472 名参与者发生了复发性 IS。所有纳入研究质量较高,NOS 评分均≥7 分。斑块强化(优势比 [OR] 2.18,[95% 置信区间 [CI] 1.70 - 4.65])、斑块强化比率(标准化均数差 [SMD] 0.46,[95% CI 0.15 - 0.77])、斑块厚度(SMD 0.271,[95% CI 0.047 - 0.496])、T1 加权(T1W)高信号(OR 2.58,[95% CI 1.56 - 4.26])和狭窄程度(SMD 0.41,[95% CI 0.03 - 0.79])能显著预测 IS 复发。亚组分析发现,在 IS 和 TIA 复发组中,斑块强化程度显著高于未复发组(OR 3.39,95% CI 1.84 - 6.22)。
表 斑块特征变化与卒中复发的关系
本项研究表明,斑块强化、斑块强化比率、斑块厚度、T1W 高信号和狭窄程度是预测卒中复发的有力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原文出处:
Jinhuan Zhang,Beibei Sun,Huayu Wang,et al.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eatures on vessel wall imaging predict first ever and recurrence of stroke: a meta-analysis.DOI:10.1007/s00330-025-11451-1
Neurology:MCA 形态与斑块
0
2018-12-15
点击查看
JAHA:RNF213突变体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结局中的作用
0
2020-12-27
点击查看
Radiology:7T MRI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0
2021-05-05
点击查看
European Radiology:如何更准确地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0
2022-10-20
点击查看
European Radiology: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
0
2023-01-15
点击查看
European Radiology: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严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评估中的应用
0
2023-03-08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