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北京有望开出药品采购很低价

Tags: 药品价格   医改   北京      作者:佚名 更新:2017-04-07

为了将药价降到最低,北京最近开始放大招了。4月5日,酝酿已久的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正式对外公开,这也即意味着今后北京所有参与医改的医院将统一通过该平台进行药品采购。

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太过稀奇的事情,毕竟当下国内各省份几乎都已陆续施行药品阳光采购政策,然而和其他省份大相径庭的是,继全面取消15%的药品加成之后,4月8日之后,公众即可通过北京市医药阳光采购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查询”功能,对在北京市场进行采购的超过7000种药物的采购价格进行查询,一旦发现购药价格比采购价格高,便可拨打12345、12320、12315等政府公共热线投诉。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公众而言,这只是又多了一条确保自己不为虚高药价买单的途径而已,但对于各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北京药品采购价格的全面公布,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最隐秘的药品最低中标价将被晾在阳光下,而直接受考的,便是药企的价格维护能力以及市场价格体系。

1、招标价向市民公开

来自北京市卫计委及北京市食药监局的文件显示,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将全面实施,而药品阳光采购是其中关键一环,其工作方案将于4月8日起正式实施。

4月5日,已经上线运行的“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正式公开,目前已包括有7000多个品种。北京市卫计委委员高小俊公开表示,实行药品阳光采购之后,药品平均采购价格将下降8%,再叠加上此前已有部分医院实行的取消15%药品加成规定,整体而言,预计北京其他所有参与医改的药品价格总体将下降20%。

取消药品加成,则意味着医院无法再从药品价格上做文章,只能“平进平出”,对于患者而言,这自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药费上可以省更多的钱。而为了保证“平进平出”真正落实,患者还可以通过公开途径对自己所购药品的采购价格进行查询,如果不一致便可以直接投诉。

这种做法并不常见。此前虽然福建、浙江等地均施行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同全国最低价联动的策略,但鲜有通过政府正式的途径,对各家药品中标信息进行公开。套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语,北京如今的做法妥妥的是“以人民的名义”对药价进行监督与管控。

药品阳光采购对于药品价格虚高的管控,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根据北京晚报消息,以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2015年其在北京销售的主要两个品牌(进口产品“立普妥”和国产产品“阿乐”)的采购金额达8.24亿元,而阳光采购之后,价格分别降了9.76%和11.47%,直接节约采购费用8300万元。

2、最低?更低?

进入2017年以来,制药企业的药品价格体系正在经受着一波波迅猛攻势,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先是2月4日福建省推出以医保支付结算价为基础的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规则,继而是2月21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发布其执行在线交易产品全国最低价格联动的结果;2月22日,天津又宣布以包括药店在内的全国最低采购价作为医保药品支付标准。

据E药经理人的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至少22个省明确表述要实行最低价联动,浙江省等一贯在药价政策方面较为激进的省份目前为半年一联动,而北京实行的则是日常动态联动,即企业一旦在其他省份出现了新的全国最低价,便需要在20日之内调整北京价格,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据北京市属医院药品阳光采购有关议价工作的通知,对于在北京市阳光采购平台试点单位阳光采购候选品种目录之外,但临床必需且在目录内无替代的药品,可以由各医院上报,但同样也需进行议价,原则是“不高于原北京地区及重点参照省市(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河北等)2017年1月1日以来最低供货价格。”

实际上,不管是天津,还是浙江等其他省市,基本上一直以来药价就处于全国最低状态。借此也可以看出,日常动态联动加上特殊产品议价,北京市要打造出的很有可能是药品全国最低中标价格。早在2015年7月北京市卫计委正式启动药品阳光采购工作之时,其工作方案就显示北京将全面建立药品价格数据库,收集和公布全国各省中标价格,实时显示北京市各医疗机构药品成交价格和价格变化情况,并开通对具体产品采购成交价格水平的实时预警功能。

3、“廉洁”协议

根据工作安排,各医疗机构应与药品配送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廉洁协议,建立联络机制,协商确定新旧药品切换方案,并督促配送企业及时送货,确保4月7日零时前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全部入库,保有合理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要求,药品配送企业须配合各有关医疗机构做好药品调价、换货、退货、信息系统对接 等工作,及时响应医疗机构在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的网采订单,不 得以任何理由断货、停货、伺机涨价。

在刚召开不久的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在日常药品采购中,对于临床必需但市场短缺的药品,北京市还选了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建立了15个短缺药品监测站点,实时收集药品短缺情况,以保障药品供应。

来源:E药经理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