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Comput Biol Med:结合网络药理学和microRNA微阵列分析,鉴定miRNA在大黄蜇虫丸治疗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Tags: BCL2L1   大黄蜇虫丸   网络药理学   血小板活化   血栓形成   miRNA微阵列      作者:紫菀款冬 更新:2024-03-29

背景:血栓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抗凝溶栓治疗是血栓形成的常规治疗和预防方法。然而,出血等副作用仍然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善治疗策略。

大黄蜇虫丸(DHZCP)出自《金匮要略》,由熟大黄、土鳖虫、水蛭、虻虫等12种中药组成。DHZCP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癌症、肝纤维化、矽肺、血栓性疾病。研究表明,DHZCP能有效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急性期,DHZCP发挥辅助治疗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下调CD62P表达,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缓解血液高凝状态。然而,以往的研究仅关注DHZCP抗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其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该研究旨在从生物信息学miRNA方面探讨DHZCP治疗血栓形成的潜在机制。

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DHZCP治疗血栓形成的靶点,并通过微阵列分析获得DHZCP治疗凝血酶刺激的MEG-01细胞的miRNA谱,预测靶基因。基于靶点的重叠,进行了组分-靶点- miRNA网络和富集分析,并使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了所选的miRNA和mRNA。

结果:DHZCP的230种有效成分中有850个靶点,1214个血栓相关基因;235个靶点是共同的。在MEG-01细胞中发现了32个受凝血酶刺激调控但受DHZCP处理反向调控的miRNA,并通过功能注释预测了1846个靶点。联合分析了23个来自网络药理学和微阵列的整合靶点。HIF1A、PIK3CA、MAPK1和BCL2L1是网络图中的关键节点。证实了7种miRNA、1种mRNA (BCL2L1)和血小板表面蛋白的差异表达。

结论:该研究表明,在DHZCP干预血栓形成过程中,miRNAs及其靶点如BCL2L1在血小板活化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出了其缓解血小板活化和增加细胞凋亡的潜力。这项研究的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改善血栓治疗的新策略。

原始出处:

Shi R, Gao S, Huang H, Jiang K, Wang D. Integrat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with microRNA microarray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role of miRNAs in thrombosis treated by the Dahuang Zhechong pill. Comput Biol Med.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9, 2024. doi:10.1016/j.compbiomed.2024.108338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