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Adv Sci:浙江大学姬峻芳团队发现肝内胆管癌靶向治疗新靶点

Tags: 肝内胆管癌   iCCA   层粘连蛋白亚基γ-2      作者:iNature 更新:2024-04-10

肝内胆管癌(iCCA)是一种高致死性肝脏胆管上皮癌。

2024年3月25日,浙江大学姬峻芳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Oncogenic Roles of Laminin Subunit Gamma-2 in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via Promoting EGFR Trans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层粘连蛋白亚基γ-2(LAMC2)在iCCA中具有重要的致癌作用。在四个独立队列、共231名胆管癌患者(占iCCA患者的82%)中,与正常胆管和非肝脏肿瘤相比,LAMC2在iCCA肿瘤组织中的丰度明显升高。在26.3%的iCCA患者中,LAMC2基因被扩增,发生过度表达。在功能上,沉默LAMC2可显著阻断原位iCCA小鼠模型中的肿瘤形成。

从机制上讲,LAMC2通过与内质网(ER)中新生的未糖基化EGFR相互作用来促进EGFR蛋白翻译,从而激活EGFR信号转导。LAMC2介导的EGFR翻译还依赖于其C末端与ER伴侣BiP的相互作用。LAMC2和BiP共同产生新生EGFR的结合“口袋”并促进EGFR翻译。在两个iCCA队列中,LAMC2高表达的iCCA患者预后不良。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LAMC2高表达的iCCA细胞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高度敏感。总之,上述数据表明LAMC2通过促进EGFR翻译在iCCA中发挥致癌作用,是识别从现有EGFR靶向TKI疗法中受益的iCCA患者的指标。

图片

肝内胆管癌(iCCA)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总生存率为5-10%。作为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肝切除和肝移植是早期iCCA的治疗手段,但大多数iCCAs往往在不可切除的阶段才能被诊断出来。对于晚期或不可切除的iCCA肿瘤患者,现有的标准全身化疗(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效果有限。最近,两种靶向治疗药物被批准作为携带iCCA关键致癌基因组(即IDH1突变和FGFR融合)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即Ivosidenib(突变型IDH1抑制剂)以及pemigatinib和infigratinib(FGFR融合抑制剂),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效果显著。然而,IDH1突变和FGFR融合仅发生在小部分iCCA人群中,且几个月内便会产生耐药性。因此,需要深入研究iCCA的关键致癌因素并探索其潜在的治疗应用。

图片

LAMC2在iCCA肿瘤中特异性高水平表达(摘自Advanced Science 

EGFR被公认为是各种癌症类型的有效治疗靶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已获批用于临床。然而,iCCA病例中EGFR扩增和突变发生的概率不足5%,10%-44%的iCCA患者表现出EGFR的过度表达。此外,先前研究报道一种iCCA患者亚型具有活性EGFR信号转导,并通过临床试验来评估EGFR TKI和中和抗体在iCCA患者中的疗效。但主要是将该疗法与化疗药物相结合,并不是单独使用EGFR TKI。

不幸的是,早期临床试验以iCCA患者中EGFR TKI的阴性结果告终。与单独化疗相比,EGFR TKI厄洛替尼和EGFR中和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分别与化疗联合使用时,患者生存率均仅略有或几乎没有改善。截至目前,尚不清楚临床EGFR靶向治疗能否对iCCA患者的某些分子亚型产生效果。该研究旨在确定关键的iCCA特异性致癌因素,并探索该情况下潜在的治疗策略。该研究发现LAMC2是iCCA患者在LAMC2/BiP/EGFR轴上的关键致癌分子,也是iCCA患者接受EGFR TKIs治疗的潜在靶点。

参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309010

来源:iNatur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