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性早熟诊断标准更新:女童年龄提前至… 如何早诊早治?

Tags: 性早熟      作者:MedSci原创 更新:2024-03-28

从婴幼儿到儿童,再到青春期,身高、体重和第二性征的变化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特征。这些变化受到遗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性早熟不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提前。最新指南重新定义了性早熟,即女孩7.5岁(此前为8岁)以前开始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9岁以前睾丸增大。本文梳理了性早熟相关要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传统上定义为女孩在8岁之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这些界值比青春期发动的平均年龄早2-2.5个SD。在大多数人群中,青春期里程碑出现的年龄近似正态分布,女孩和男孩青春期发动的平均年龄分别约为10.5岁和11.5岁,SD约为1岁。一般而言,月经初潮发生于乳房发育开始后两年半左右,最常发生在女孩性成熟乳房发育分期为4期或5期时。

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 性早熟和外周性( 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 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CPP)又称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或真性性早熟,由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过早成熟引起。女孩CPP的特征为乳房和阴毛相继成熟,而男孩CPP的特征为睾丸、阴茎、阴毛相继成熟。患儿的性征与其性别相符(同性性早熟)。80%-90%的女孩CPP为特发性,20%-75%的男孩CPP病例中发现了颅内病变。

周围性性早熟—周围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ty)又称非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或外周性性早熟,病因包括:性腺或肾上腺的性激素(雌激素或雄激素)分泌过多,外源性性类固醇激素暴露,或生殖细胞肿瘤导致促性腺激素异位生成[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这里英文术语使用性早熟(precocity)而不是性发育(puberty),因为后者提示有HPG轴激活(正如在CPP中发生的那样),而前者仅表示有第二性征发育。周围性性早熟大多为同性性早熟(与其性别相符)或异性性早熟(女孩男性化和男孩女性化),但也有极少数病例同时表现出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

如何判断是不是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中枢性性早熟(CPP)诊断标准如下:

(1)性征提前出现,即女童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童9.0岁前出现睾丸增大;

(2)性腺增大,即盆腔B超示女童子宫、卵巢容积增大且卵巢内可见多个直径≥4 mm的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 ml;

(3)血清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达青春期水平;

(4)多有骨龄提前,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岁;

(5)有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同龄健康儿童。

外周性性早熟诊断标准如下: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符合定义的年龄) 。

(2)性征发育不按正常发育程序进展。

(3) 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

(4)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

性早熟如何治疗?

对于中枢性性早熟,主要的治疗目标为为抑制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 防止或缓释患儿或家长因性早熟所致的相关的社会或心理问题( 如早初潮) ; 改善因骨龄提前而减损的成年身高也是重要的目标。但并非所有的 ICPP 都需要治疗。GnRH 类似物( GnRH a) 是当前主要的治疗选择, 目前常用制剂有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的缓释剂。

GnRH a 剂量: 首剂 80 ~ 100 μg / kg, 最大量3. 75 mg ; 其后每 4 周注射 1 次, 体重 ≥30 kg 者, 曲普瑞林每 4 周肌注 3~ 3. 75 mg。已有初潮者首剂后 2 周宜强化 1 次。但需强调的是, 维持剂量应当个体化, 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而定( 包括性征、性激素水平和骨龄进展) , 男童剂量可偏大。对按照以上处理性腺轴功能抑制仍差者可酌情缩短注射间歇时间或增量。不同的 GnRHa 缓释剂都有效, 产品选择决定于医生用药习惯和患者接受程度( 如更接受肌肉或皮下注射) 或当地产品供应情况。

对于外周性性早熟,按不同病因分别处理, 如各类肿瘤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予以皮质醇替代治疗等。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乳牙又是恒牙的向导, 乳牙发育不良可引起恒牙排列紊乱, 咀嚼肌、牙弓、颌骨的发育, 影响外形的美观和语言清晰度。家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乳牙患龋齿后应及时带儿童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 【卫办医政发( 195) 号】.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年 04 月第 19 卷第 4 期 CJCH C APR. 2011, Vol 19, No. 4

2,熊英,程萌,徐克惠.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3, 39(6):422-424.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